[发明专利]适用于油气井生产中的除硫剂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7844.4 | 申请日: | 2012-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8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明;赵金洲;张峰;李晖;曹学军;刘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74 | 分类号: | B01D53/74;B01D53/52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0 | 代理人: | 杨海燕;杨盛彪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油气 生产 中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领域油气井生产过程中,为安全考虑对硫化氢的处理。
技术背景
在含硫油气田的开发过程中,由于硫化氢的存在,常常会发生输油管道、仪器设备等的腐蚀和损坏问题。同时,硫化氢因具有剧毒还严重地威胁人身安全。
硫化氢是一种高度刺激的气体,具有强烈的臭鸡蛋气味,油气井生产过程中硫化氢的存在不仅会引起设备和管路腐蚀、催化剂中毒,而且会严重威胁人身安全。目前,国内外处理硫化氢废气的方法很多,依其弱酸性和强还原性而进行脱硫可分为干法和湿法。干法是利用硫化氢的还原性和可燃性,以固体氧化剂或吸附剂来脱硫或直接燃烧,湿法按其所用的不同脱硫剂分为液体吸收法和吸收氧化法两类。液体吸收法中有利用碱性溶液的化学吸收法和利用有机溶剂的物理吸收法,以及物理化学吸收法。吸收氧化法主要利用各种氧化剂、催化剂进行脱硫。这些除硫方法都需要加入大量的除硫剂或增加额外设备,增加成本。
同时日益严格的环境法规的颁布实施将使得高效、无污染、资源化成为脱硫工艺发展的主流。空气中硫化氢的浓度大于50ppm,就会刺激气管、引起结膜炎,目前要求的天然气和原油中硫化氢浓度小于2ppm。但是油田现用的碱性除硫剂,要达到2ppm的标准,需要加入较多的除硫剂,并且这些碱式除硫剂与硫化氢作用会生成沉淀物,堵塞油气通道,影响油气井的生产。所以研制能有效吸收硫化氢的除硫剂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适用于油气井生产中的除硫剂,该除硫剂可以快速除掉油气井中的硫化氢,同时生成的产物可溶于水,不影响油气井的正常生产。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硫化氢为酸性气体,可以与碱性物质发生反应,本发明中核心成分为有机碱,该有机碱能在常规条件下快速与硫化氢发生中和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含硫有机物和水,清除掉原油或天然中的硫化氢。
适用于油气井生产中的除硫剂,由以下组分按照质量比组成:
羟乙基六氢均三嗪,10-25%,
醇胺,5-20%,
小分子醇,5-20%,
其余为水。
所述醇胺为单乙醇胺、乙二醇胺、二异丙醇胺、甲基二乙醇胺和三乙醇胺其中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所述小分子醇为甲醇、乙醇和丙醇其中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具体使用方法:发明的除硫剂直接加入或与其他药剂一同加入井筒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除硫剂配方简单,与水能互溶,能有效降低原油或天然气中的硫化氢,可以使原油或天气中的硫化氢量小于2ppm,同时除硫剂与硫化氢生成的产物溶于水,不会堵塞井筒、影响油气井的正常生产;该除硫剂可以在30-120℃温度范围内起作用,且与硫化氢反应迅速。
具体实施方式
一、除硫剂的制备
实施例1
在500ml三颈烧瓶中放入20g甲醇,再加入30g羟乙基六氢均三嗪和20g三乙醇胺,搅拌30min后,补加130g水,搅拌10min混合均匀后即得产品。
实施例2
在500ml三颈烧瓶中放入10g乙醇,再加入50g羟乙基六氢均三嗪和10g甲基二乙醇胺,搅拌20min后,补加130g水,搅拌10min混合均匀后即得产品。
实施例3
在500ml三颈烧瓶中放入40g甲醇,再加入20g羟乙基六氢均三嗪和40g单乙醇胺,搅拌40min后,补加100g水,搅拌10min混合均匀后即得产品。
实施例4
在500ml三颈烧瓶中放入32g乙醇,再加入36g羟乙基六氢均三嗪和24g二异丙醇胺,搅拌30min后,补加108g水,搅拌10min混合均匀后即得产品。
实施例5
在500ml三颈烧瓶中放入40g丙醇,再加入44g羟乙基六氢均三嗪和38二乙醇胺,搅拌30min后,补加78g水,搅拌15min混合均匀后即得产品。
实施例6
在500ml三颈烧瓶中放入16g丙醇,再加入24g羟乙基六氢均三嗪和14g甲基二乙醇胺,搅拌20min后,补加146g水,搅拌10min混合均匀后即得产品。
实施例7
在500ml三颈烧瓶中放入18g甲醇和22g乙醇,再加入50g羟乙基六氢均三嗪、16g三乙醇胺和18g单乙醇胺,搅拌40min后,补加76g水,搅拌20min混合均匀后即得产品。
实施例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78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