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现汽车两厢转换三厢的变胞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6983.5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3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蔡敢为;王建亮;潘宇晨;张林;韦星全;周辅君;韦佳秀;韦卫卷;滕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黄永校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汽车 两厢 转换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胞机构领域,特别是一种实现汽车两厢转换三厢的变胞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是一种现代交通工具,主要用于载运人员或货物。微型汽车产品具有燃料消耗少、价格便宜、使用费用低、占地面积小、适应性广等特点,被广泛使用。而现代的微型汽车的后备箱在出厂时即已定型,即出厂时就分两厢车、三厢车,其空间结构无法根据不同的使用状态而转换。两厢车和三厢车各有不同的优点,两厢车没有后备箱,具有驾驶灵活停车方便,在拥挤的街道上和狭窄的车位上具有很大灵活性,水滴形状风阻最小等优点;三厢车具有外观比较体面,车内空间优于轴距相同的两厢车,行李空间比较大等优点。变胞机构是国际机构学界发现的一类新型机构,该类机构具有多功能阶段变化的特征,能在不同的状态下改变机构有效的杆件数目,从而自动组合出新的拓扑结构来适应不同阶段的功能要求。目前能应用于工程实际的变胞机构还很少,更未见到过应用于汽车两厢转换三厢的变胞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汽车两厢转换三厢的变胞机构,该机构能根据不同的使用状态方便地转换后备箱,克服两厢车行李空间小,不便于装载,三厢车不灵活,不便于停车等问题,方便地实现汽车两厢车和三厢车之间的转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一种实现汽车两厢转换三厢的变胞机构,由车体、第一主动杆、第二主动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后备箱第一侧面、后备箱第二侧面、后备箱后面、后备箱第一底面、后备箱第二底面、后备箱第一顶面、后备箱第二顶面、第一伺服电机以及第二伺服电机组成,具体结构和连接方式为:
第一主动杆一端通过第一转动副与固接在车体上的第一伺服电机连接,第一主动杆另一端通过第二转动副与第一连杆一端连接,第一连杆另一端通过第三转动副与后备箱第一侧面一端连接,后备箱第一侧面另一端通过第四转动副与后备箱后面一端连接,第二主动杆一端通过第五转动副与固接在车体上的第二伺服电机连接,第二主动杆另一端通过第六转动副与第二连杆一端连接,第二连杆另一端通过第七转动副与后备箱第二侧面一端连接,后备箱第二侧面另一端通过第八转动副与后备箱后面另一端连接,后备箱第一底面一端通过第九转动副与车体连接,后备箱第一底面另一端通过第十转动副与后备箱第二底面一端连接,后备箱第二底面另一端通过第十一转动副与后备箱后面连接,后备箱第一顶面一端通过第十二转动副与车体连接,后备箱第一顶面另一端通过第十三转动副与后备箱第二顶面连接。通过手动控制后备箱第一顶面和后备箱第二顶面实现后备箱第一顶面和后备箱第二顶面的折叠和打开。
本发明的突出优点在于:
1、由伺服电机驱动,连杆传动,可控且具有变胞功能,拥有多功能阶段变化的特征,能在不同的状态下改变机构有效杆件的数目,从而自动组合出新的拓扑结构来适应不同阶段的功能要求。
2、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状态,实现两厢转换成三厢,使汽车既有两厢车的方便灵活性,又有三厢车车内空间优于轴距相同的两厢车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所述一种能实现汽车两厢转换三厢的变胞机构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一种能实现汽车两厢三厢转换的变胞机构的第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一种能实现汽车两厢三厢转换的变胞机构的第二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一种能实现汽车两厢三厢转换的变胞机构的第三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一种能实现汽车两厢三厢转换的变胞机构的第四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对照图1,一种实现汽车两厢转换三厢的变胞机构,由车体1、第一主动杆8、第二主动杆13、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14、后备箱第一侧面6、后备箱第二侧面22、后备箱后面11、后备箱第一底面19、后备箱第二底面18、后备箱第一顶面26、后备箱第二顶面2、第一伺服电机10以及第二伺服电机21构成。
具体结构和连接方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69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高速公路救援运输车
- 下一篇:牙签盒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