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颅脑、颈动脉和主动脉三位一体的扫描方法及扫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6865.4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7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钟耀祖;张磊;张娜;刘新;郑海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55 | 分类号: | A61B5/055;G06T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吴平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颅脑 颈动脉 主动脉 三位一体 扫描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颅脑、颈动脉和主动脉三位一体的扫描方法及扫描系统。
【背景技术】
临床研究发现,了解颅脑内、颈动脉内以及主动脉内斑块的成份有助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为了了解三者内部的斑块情况,需分别对其进行成像检查。
传统的方法是采用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磁共振成像)检查颅脑、颈内动脉和主动脉,分别需要半小时左右,把它们合在一起,需要花费1.5小时到2小时的扫描时间,如此长的扫描时间限制了MRI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缩短扫描时间的颅脑、颈动脉和主动脉三位一体的扫描方法。
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能缩短扫描时间的颅脑、颈动脉和主动脉三位一体的扫描系统。
一种颅脑、颈动脉和主动脉三位一体的扫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定位扫描部位;
采用三维磁共振成像中的并行成像方式扫描颅脑;
采用三维磁共振成像扫描颈动脉,采集T1加权三维快速自旋回波成像的图像、T2加权三维快速自旋回波成像的图像和造影后的T1加权三维快速自旋回波图像;
采用T1加权三维快速自旋回波成像和二维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成像相结合扫描主动脉。
优选的,所述并行成像方式可为T1加权三维快速自旋回波成像、T2加权三维快速自旋回波成像和三维磁化强度预备梯度回波序列成像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优选的,所述采用T1加权三维快速自旋回波成像和二维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成像相结合扫描主动脉的步骤包括:
采用T1加权三维快速自旋回波成像扫描主动脉中斑块及斑块位置,并测量斑块的大小;
采用二维T2加权多层黑血交错扫描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在所述斑块位置上采集图像;
将T2加权的二维图像与T1加权的三维图像配准。
优选的,所述二维T2加权多层黑血交错扫描序列由心电图触发,所述扫描主动脉的周期为心跳周期。
一种颅脑、颈动脉和主动脉三位一体的扫描系统,包括:
定位模块,用于定位扫描部位;
扫描模块,用于采用三维磁共振成像中的并行成像方式扫描颅脑,采用三维磁共振成像扫描颈动脉,采集T1加权三维快速自旋回波成像的图像、T2加权三维快速自旋回波成像的图像和造影后的T1加权三维快速自旋回波图像,以及采用T1加权三维快速自旋回波成像和二维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成像相结合扫描主动脉。
优选的,所述并行成像方式可为T1加权三维快速自旋回波成像、T2加权三维快速自旋回波成像和三维磁化强度预备梯度回波序列成像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优选的,所述扫描模块包括:
检测单元,采用T1加权三维快速自旋回波成像扫描主动脉中斑块及斑块位置,并测量斑块的大小;
采集单元,用于采用二维T2加权多层黑血交错扫描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在所述斑块位置上采集图像;
配准单元,用于将T2加权的二维图像与T1加权的三维图像配准。
优选的,所述二维T2加权多层黑血交错扫描快速自旋回波序列由心电图触发,所述扫描主动脉的周期为心跳周期。
上述颅脑、颈动脉和主动脉三位一体的扫描方法及系统,采用首先定位扫描部位,定位后,直接扫描颅脑、颈动脉和主动脉,不需重复定位扫描,缩短了扫描时间,且采用并行成像等快速成像方法扫描颅脑,降低了扫描时间,采用三维T1加权成像和二维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成像结合扫描主动脉,进一步的缩短了扫描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在一个实施例中颅脑、颈动脉和主动脉三位一体的扫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SPACE序列可变偏转角的时序图;
图3为步骤S40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二维T2加权多层黑血交错扫描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图;
图5为在一个实施例中颅脑、颈动脉和主动脉三位一体的扫描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扫描模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及附图对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颅脑、颈动脉和主动脉三位一体的扫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定位扫描部位。
具体的,为患者带上头颈射频线圈和心脏线圈,采用localizer定位扫描,得到定位扫描部位,以便后续不需重复进行定位扫描,节省定位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68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