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UO2核芯陈化洗涤干燥一体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6853.1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3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赵兴宇;马景陶;郝少昌;王阳;周湘文;邓长生;刘兵;唐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21C21/02 | 分类号: | G21C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韩国胜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uo sub 陈化 洗涤 干燥 一体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UO2核芯陈化洗涤干燥一体化系统。
背景技术
UO2核芯是高温气冷堆球形燃料元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所采用的主流工艺是溶胶-凝胶法。根据凝胶原理不同,可分为外胶凝、内胶凝、内外结合的全胶凝工艺。各种胶凝工艺一般都经历溶胶配制、分散胶凝成球、陈化、洗涤、干燥、焙烧以及还原烧结的步骤,其中陈化、洗涤和干燥步骤位于整个工艺的中间阶段,其工艺过程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凝胶球的质量。
通常陈化、洗涤、干燥三个工艺工作步骤在不同的设备进行,操作复杂,生产成本高,有害物质转移操作多,对操作人员的健康以及和环境都存在较大危害;且操作大多为手工操作,不利于工业规模化生产。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UO2核芯陈化洗涤干燥一体化系统,以克服现有陈化、洗涤、干燥设备功能单一,操作复杂,放射性物质转移操作多,对操作人员的健康和环境危害大等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UO2核芯陈化洗涤干燥一体化系统,包括:
陈化洗涤干燥装置,其包括一内腔,内腔设有位于其顶部的进料口和位于其底部的出料口;
氨气吸收塔,用于吸收氨气,其通过管路与所述陈化洗涤干燥装置内腔连接;
扬液器,用于压缩空气将去离子水加入到陈化洗涤干燥装置中,通过真空将陈化洗涤干燥装置中的废液排出;其通过管路与陈化洗涤干燥装置内腔连接;
水喷射机,用于提供真空,其通过管路与氨气吸收塔、扬液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扬液器管路上设有加热装置和压缩空气泵;
所述加热装置用于为加入到陈化洗涤干燥装置中的去离子水加热;
所述压缩空气泵为扬液器提供压缩空气,去驱动去离子水进入陈化洗涤干燥装置中。
进一步地,所述扬液器管路上还设有放气阀、压空阀、真空阀、进水排水阀、进水阀和排水阀。
进一步地,所述水喷射机包括水泵和真空气包。
进一步地,所述氨气吸收塔管路上分别设有水泵、排水阀、真空阀、排气阀。
进一步地,还包括热水锅炉,所述热水锅炉通过管路与陈化洗涤干燥装置内腔连接,所述热水锅炉管路上设有水泵和热水循环管路。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范围为30-90℃。
进一步地,所述水喷射机可提供的最大真空为-0.06MPa。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提供的UO2核芯陈化洗涤干燥一体化系统,可同时实现陈化、洗涤、干燥三个工艺过程,使设备更紧凑,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放射性物料的转移操作,有益于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保证了环境安全,为整个陈化、洗涤、干燥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奠定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实施例UO2核芯陈化洗涤干燥一体化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陈化洗涤干燥设备;2:扬液器;3:水喷射机;4:氨气吸收塔;5:热水锅炉;6:进料口;7:出料口;8:压缩空气泵;9:加热装置;10:放气阀;11:压空阀;12:真空阀;13:进水排水阀;14:进水阀;15:排水阀;16:排水阀;17:水泵;18:真空气包;19:水泵;20:排水阀;21:真空阀;22:排气阀;23:水泵;24:热水循环管路;25:热水循环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68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