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向收放调节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6123.1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1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吴槐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槐 |
主分类号: | F16G11/00 | 分类号: | F16G1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13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调节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节器,特别涉及一种双向收放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采用螺杆进行收放调节的机构,为在螺杆上设置于螺杆联动的收绳机构,吊绳通过置于螺杆外的可驱动螺杆转动的链条带动螺杆旋转进行收绳和放绳的动作,只能进行绳子的收拢或放开一个方向的动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双向收放调节机构,该机构通过一个旋转动作可同时实现一个牵引绳上升和一个牵引绳下降的动作,机构设置合理,操作方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双向收放调节机构,包括一壳管和穿设于壳管内的端部带有旋钮的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沿轴向分布有相互隔开的一段左旋螺纹和一段右旋螺纹,所述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上分别螺接有螺套,所述左旋螺纹上的螺套和右旋螺纹上的螺套分别与两根伸入壳管内的牵引绳的端头部相连接,所述转轴与壳管之间通过轴向限位组件实现轴向限位,所述左旋螺纹上的螺套与右旋螺纹上的螺套其中之一与壳管上部内表面接触滑行,另一个与壳管下部内表面接触滑行,所述牵引绳穿设于绳套内,所述绳套的端头可插入壳管端面的牵引绳穿入孔内。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机构构件简单,设置合理,通过旋转旋钮带动螺杆旋转即可实现一收一放两个动作,设计巧妙;该机构适用范围广泛,可用于悬吊板的角度调整、悬吊物品的收放等,操作十分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4为图3的C向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双向收放调节机构,包括一壳管1和穿设于壳管内的端部带有旋钮2的转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沿轴向分布有相互隔开的一段左旋螺纹4和一段右旋螺纹5,所述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上分别螺接有螺套6,所述左旋螺纹上的螺套和右旋螺纹上的螺套分别与两根伸入壳管内的牵引绳7的端头部8相连接,所述转轴与壳管之间通过轴向限位9组件实现轴向限位,所述左旋螺纹上的螺套与右旋螺纹上的螺套其中之一与壳管上部内表面接触滑行,另一个与壳管下部内表面接触滑行,防止两个螺套相向或反向运动时两根牵引绳互相干扰,所述牵引绳穿设于绳套13内,所述绳套的端头18可插入壳管端面的牵引绳穿入孔内,绳套为柔性绳套,可向任意方向进行拉动。
所述壳管的上、下端部分别呈拱形,以利与螺套的上、下接触拱形部位配合滑动,用以限制螺套的轴向旋转。
所述螺套的上端部或下端部的拱形端面上开设有以利牵引绳穿过并可卡住牵引绳端头部的卡槽10,牵引绳卡在卡槽与壳管的拱形端面之间,确保拉动牵引绳时牵引绳不会从螺套上脱出。
所述旋钮为连接端具有内六角形腔11的旋钮,所述内六角形腔与转轴的六角形连接端12配合,设置旋钮便于进行旋转操作。
所述轴向限位组件包括转轴靠近旋钮一侧开设的环形槽14,壳体前后侧面上与环形槽对应的位置上分别开设有贯穿的小孔15,一U型卡销16穿过小孔并卡在转轴的环形槽内,当旋转旋钮时,螺杆的轴向运动被限制,只能做旋转运转。
现以实施例为例说明本发明的工作过程:顺时针旋转旋钮,旋钮带动螺杆顺时针旋转,螺杆上的右旋螺纹使与其配合的螺套向左运动,牵引绳被放松,其所悬吊重物在自重作用下做下降运动,同时左旋螺纹使与其配合的螺套向右运动,牵引绳被拉伸,并带动其所悬吊的重物上升;反之,逆时针旋转旋钮,旋钮带动螺杆逆时针旋转,螺杆上的左旋螺纹使与其配合的螺套向左运动,牵引绳被放松,其所悬吊重物在自重作用下做下降运动,同时右旋螺纹使与其配合的螺套向右运动,牵引绳被拉伸,并带动其所悬吊的重物上升;这样通过一个旋转的动作,可同步控制一个牵引绳上升,一个牵引绳下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槐,未经吴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61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随机数发生器及其实现方法
- 下一篇:按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