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生物采样机器人的皿盒开闭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176058.2 | 申请日: | 2012-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1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 发明(设计)人: | 占礼葵;孙振海;王华;孙向阳;赵四清;孙怡宁;赵俊成;生甡;何江南;孙蓓;孟爽;杨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N1/02 | 分类号: | G01N1/02;G01N1/10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1008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生物 采样 机器人 开闭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物采样机器人用的装置,主要是一种用于生物采样机器人的皿盒开闭机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非典”、“军团菌病”、禽流感等流行传染性疾病不断出现在世界各国人们的生活中,加上一些地区的大小军事冲突不断,使得生物性污染已经越来越大的影响到人们的健康甚至生命,这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广大公众的高度关注。
对于生物性污染的防治,最好的方法就是对各个可能受污染的地区的空气中污染物的含量进行检测。目前通常采用的采样方法为手工采样法,这严重影响了采集样品的代表性、连续性、随机性,以至于所得结果的准确性差。更重要的是,由于手工采样法需要工作人员在情况恶劣的地区工作,这对人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而随着微电子技术、机械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与相互渗透,采样机器人在工业计量检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很大的提高了计量检测过程中的工艺质量和检测设备的技术性能,从而实现了工业计量自动化的高效益。
但是,就目前来看,采样机器人应用于空气污染物检测的情况还很少,应用的相对较好的是管道内物质采样。我国2008年1月公开的一件公开号为CN201004024Y实用新型专利介绍了一种用于管道内灰尘采样的专业采样机器人,但这种机器人仅限于管道内灰尘的采集,无法满足任何环境、长时间工作、无人值守、无数次连续采样、全自动更换采样盒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生物采样机器人的的采样机构,其结构设计巧妙精密,动作过程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能实现无数次环境采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生物采样机器人的采样机构,包括有平台,所述平台上固定有一采样器的盒底,所述盒底的一侧有螺杆,螺杆上安装有上下两只螺母,其中上螺母与上盒卡成一体,下螺母与下盒卡可做有限的相对滑动;所述上盒卡上固定采样器上盖,下盒卡上固定有采样器中盒;所述螺杆由电机驱动旋转。
所述采样器底盒的的两侧分别固定有限位档杆。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电机驱动螺杆旋转,带动两只螺母逐步上升,由于下螺母和下盒卡允许相对滑动,首先导致上螺母带动上盒卡上升,当上盒卡带动上盖上升到一定高度,采样器上盖和中盒的套接部分脱离,上盒卡将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发生旋转,直到被限位挡杆所挡住,从而将中盒完全暴露出来,这时,机械手可以从中盒中取出或放入采样平皿。随着两只螺母的继续上升,下螺母的下边圈将抵至下盒卡,这时,导致下盒卡上升,与上述过程相同,下盒卡带动中盒移开,将中盒暴露出来。
本发明工作后复位过程只需将电机反转,由于上盒卡被挡杆所阻挡,所以首先复位的是中盒,进一步旋转,中盒复位,复位过程完成后,适当继续旋转电机,将皿盒锁紧,保证气密性。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结构设计巧妙精密,动作过程自动化程度高,能全自动打开或关闭皿盒,实现无人操作采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用于生物采样机器人的采样机构,包括有平台10,所述平台10中部固定有一底盒6,所述平台10的一侧有螺杆2,螺杆2上安装有螺母4和螺母3,其中螺母3和上盒卡是一体的,螺母4和下盒卡5可以相对滑动,所述下盒卡5上固定有中盒7,上盒卡上固定有上盖8;所述螺杆2由电机1驱动旋转。
所述平台10的两侧固定有限位档杆9。
工作过程:电机1驱动螺杆2旋转,带动下盒卡3和螺母4上升,由于下螺母4和下盒卡5可以相对滑动,下盒卡5这时不上升,而上盒卡3上升,当上升至一定高度,盒盖8和中盒7的套接部分脱离,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上盒卡3带动盒盖8发生旋转,直到被限位挡杆9挡住,将中盒7暴露出来,这时,机械手可以将平皿取出或放入皿盒7中。随着下螺母4的继续上升,和下盒卡5的相对滑动部分结束,这时,下盒卡5带动中盒7上升,与上述过程相同,中盒7将会移开,从而将底盒6暴露出来,以便取出或放入平皿。收合的过程与上述动作正好相反,这时,只需将电机反转即可。挡杆9上端的挡销保证中盒7先回到原来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60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