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组合阀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5852.5 | 申请日: | 201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8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黄乐敏;房保平;李锦硕;曹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福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李友福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领域的液压元件,具体是一种集溢流阀、单向阀、液控单向阀等控制元件为一体的专用于双向液压滑阀的液压组合阀。
背景技术
通常液压泵为单向工作运行的,即液压泵的进油口和出油口是固定的,与之配套的液压阀亦有固定的压力油口和回油口。而双向液压滑阀则为双向工作运行,即液压泵的进油口和出油口随着液压泵工作运行方向变更。与双向液压滑阀配套的液压阀亦没有固定的压力油口和回油口。因此需要配置专用于双向液压滑阀的液压阀。
目前市场上和报道中用于双向液压滑阀的液压阀,一般都结构复杂,功能单一,使得整个液压阀组成的体积大,在安装、生产制作困难,在实用性方面也受到了很大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紧凑、功能完备的液压组合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压组合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阀包括一集成块,所述集成块中设置有双向液压滑阀,所述双向液压滑阀设有两个双向进出油路,并以插装的方式集成安装了一对溢流阀、一对补油单向阀和一对液控单向阀,所述集成块设有左补油口和右补油口,所述一对补油单向阀分别设置在所述双向液压滑阀的两个双向进出油路中,所述一对溢流阀分别与所述双向液压滑阀的两个双向进出油路联通,所述一对液控单向阀分别与双向液压滑阀的两个工作状态联动:双向液压滑阀停止工作,所述一对液控单向阀关闭,双向液压滑阀任一侧供油时,所述一对液控单向阀关闭均开启。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在集成块上的两个补油单向阀可以实现左右两个双向油口的补油功能,插装式溢流阀可以防止液压系统过载,而两个插装式液控单向阀和液压阀可实现双向液压锁和流量匹配的功能。当双向液压滑阀停止工作时,即锁定液压缸,防止液压缸移位,无论双向液压滑阀如何变换进出油口,本液压组合阀均能形成闭合的液压油工作回路,因此功能完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双向液压滑阀设置在集成块中心,所述双向液压滑阀包括柱状阀芯滑腔和可滑动地设置在其中的阀芯,所述阀芯滑腔的两端同轴对称设有液控单向阀容腔,所述液控单向阀由液控单向阀阀体、压缩弹簧、密封钢球、弹簧座组成,液控单向阀阀体固定插设在液控单向阀容腔中,液控单向阀阀体设有贯通的轴向阀腔,所述轴向阀腔与相应侧的泵腔联通,所述密封钢球和压缩弹簧依次置于阀腔中,并由所述弹簧座封挡,所述压缩弹簧两端分别抵压在密封钢球和弹簧座上,所述轴向阀腔中设有阀口与密封钢球形成液密配合;所述阀芯两端直径较小与所述阀芯滑腔之间留有空间分别构成左、右泵腔,所述阀芯中部设有密封圈将左、右泵腔隔离,所述阀芯两端的端部与液控单向阀的轴向阀腔口相对并间隙配合;所述一对溢流阀插对称设在集成块的同一侧面,溢流阀中心轴线与阀芯滑腔溢流中心轴线垂直设置,左、右泵腔与一对溢流阀之间分别设有溢流通道联通;所述一对补油单向阀插设在其他面上,并均设有补油通道与左、右泵腔联通。
采用上述插设式结构可以比较好地使各种液压控制元件集成一体,结构紧凑,体积较小。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设置,所述集成块呈矩形扁平块状,所述双向液压滑阀与上下两个端面平行,与左、右侧面垂直,所述一对液控单向阀分别设置在左、右侧面上,所述一对溢流阀设置在前侧面或后侧面上,所述一对补油单向阀设置在上端面或下端面上,所述液控单向阀中心轴线、溢流阀中心轴线及阀芯滑腔中心轴线处于同一平面上。
将所述液控单向阀中心轴线、溢流阀中心轴线及阀芯滑腔中心轴线处于同一平面上可以进一步缩小整体体积。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结构原理图;
附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结构剖视图;
附图3为附图2 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液压组合阀包括一集成块1,所述集成块1中设置有双向液压滑阀2,所述双向液压滑阀2采用阀芯的结构,并以插装的方式集成安装了一对溢流阀3、一对补油单向阀4和一对液控单向阀5,所述集成块1设有左补油口和右补油口,所述一对补油单向阀4分别设置在所述双向液压滑阀2的两个双向进出油路中,所述一对溢流阀3分别与所述双向液压滑阀2的两个双向进出油路联通,所述一对液控单向阀5分别与双向液压滑阀2的两个工作状态联动:双向液压滑阀2停止工作,所述一对液控单向阀5关闭,双向液压滑阀2任一侧供油时,所述一对液控单向阀5均开启。如图2、3所示,为了使得整体结构紧凑合理,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集成块1呈矩形扁平块状,所述双向液压滑阀2设置在集成块1中心,与上下两个端面平行,与左、右侧面垂直,所述双向液压滑阀2包括柱状阀芯滑腔201和可滑动地设置在其中的阀芯202,所述阀芯202滑腔201的两端即左、右侧面上对称分别设有与阀芯滑腔201同轴的液控单向阀容腔,所述一对液控单向阀5分别设置在左、右侧面上的液控单向阀容腔中,所述液控单向阀5由阀体501、压缩弹簧502、密封钢球503、弹簧座504组成,阀体501固定插设在液控单向阀容腔中,阀体501设有贯通的轴向阀腔,所述轴向阀腔与相应侧的泵腔联通,所述密封钢球503和压缩弹簧502依次置于阀腔中,并由所述弹簧座504封挡,所述压缩弹簧502两端分别抵压在密封钢球503和弹簧座504上,所述轴向阀腔中设有阀口与密封钢球503形成液密配合;所述阀芯202两端直径较小与所述阀芯滑腔201之间留有空间分别构成左、右泵腔203、204,所述阀芯202中部设有密封圈205将左、右泵腔203、204隔离,所述阀芯202两端的端部与液控单向阀5的轴向阀腔口相对并间隙配合,阀芯202在中间位置时,所述阀芯202两端与两侧液控单向阀容腔中的密封钢球503间留有间隙,但是阀芯202的滑动位移应该足以将密封钢球503顶离阀口,构成双向液压滑阀2与液控单向阀5的联动;所述一对溢流阀3插对称设在集成块1的同一侧面,可以设置在前侧面或后侧面上,本具体实施例中设置在前侧面上,溢流阀3中心轴线与阀芯滑腔201中心轴线垂直设置,所述溢流阀3中心轴线最好分别与左、右泵腔203、204相交,左、右泵腔203、204与一对溢流阀3之间分别设有溢流通道6联通;所述一对补油单向阀4插设在其他面上,并均设有补油通道7与左、右泵腔203、204联通,本具体实施例中设置在上端面上,并且所述一对补油单向阀4的中心轴线最好与所述一对溢流阀3中心轴线的延长线相交,这样可以简化内部通道的设置,即溢流通道6和补油通道7可以由两条分别穿过左、右泵腔203、204的直孔道的两部分构成。为了减小集成块1整体厚度,所述液控单向阀5中心轴线、溢流阀3中心轴线及阀芯滑腔201中心轴线最好处于同一平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福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特福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58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