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体免疫分析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5548.0 | 申请日: | 201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6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庞绍华;杨志文;蔡郁吟;黄怡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53 | 分类号: | G01N33/5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免疫 分析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体免疫分析检测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设置有针膜装置,可使磁性粒子与工作流体充分混合的检体免疫分析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免疫分析法是一种以抗体做微生物化学检测器对化合物、酶或蛋白质等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技术,能用于药物快速检测,主要有荧光免疫测定技术、放射免疫测定技术及酵素连结免疫吸附分析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等方法。
酵素连结免疫吸附分析法以抗原及抗体间特异性键结为原理,用以检测及初步定量特定的抗原或抗体。抗原或抗体的固相化及抗原或抗体的酵素标记,根据酵素反应受质显色的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以微结构作为生化反应的反应槽,以实现小量、多样与反应迅速等特征,是实验室芯片(Lab-on-a-chip)发展的目的,现有微流体驱动力的选择有毛细力、气动推力、真空吸力、离心力等。离心力具有载具设计简单、力量大与所需空间小等特性,血液分析前,常以离心力分离血球与血浆。
现有离心力方式驱动流体,做成微流体系统的载具的技术,揭露一离心卡匣的设计,包括流道与储液槽,其流道设计以满足单步骤的生化反应为主,因此,侦测区具有定量与可光学侦测等特性。另外部分现有技术则已揭露与检测系统相关的技术。
先前离心卡匣所研发的技术揭露芯片的制造方法。部分技术已揭露离心卡匣的微流道的设计。上述与离心卡匣相关现有技术,都是以做单步骤生化反应的检测为主。
关于现有酵素免疫分析芯片的类型,部分先前技术已揭示重力式流体及驱动方式,以无电源供给的方式,直接以钝性流体驱动工作流体,达成在芯片上进行免疫分析的目的。部分揭露磁力驱动磁性粒子方式,使用可移动的磁性元件,吸引磁性粒子进入各反应工作流体的区间,进行多步骤的免疫反应。
前述现有专利虽然与检体免疫分析检测技术有关,但仅是分别揭露部分技术,于离心力方式驱动的方法与装置中,无法利用磁性粒子反应的技术,至于磁力驱动磁性粒子方式,利用磁力驱动磁性粒子依序进入不同反应槽进行反应,其结构并无法实施于离心卡匣中,由于磁性粒子贴附于反应槽的表面移动,因此无法与反应槽中的流体充分混合,影响分析检测的精确度,而磁性粒子于移动过程中,虽然会经过清洗的过程,但由于磁性粒子浸泡于流体中,其清洗效果不佳,磁性粒子会夹带残存的液体进入下一反应槽中,影响分析检测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检体免疫分析检测装置,其有关于检体免疫分析的流路结构、磁性粒子混合机构与破孔装置,以离心力与毛细力驱动的流路结构,对于检体或受测工作流体进行离心依序定量、磁性粒子混合、排液与分析系统及其分析方法、流路结构,可作为免疫或生化检测的载具。特别是经由磁性元件吸引与磁性粒子混合的步骤,使磁性粒子表面的抗体可依序与工作流体的抗原结合、与具有酵素标记的侦测抗体结合,最后与酵素受质水解呈色液混合,反应呈色。
本发明一序列的工作流体被预先密封于卡匣内,待送至使用者处,由针膜装置做刺膜动作,使工作流体流入检测室,接着由磁性粒子依序与不同的工作流体进行混合与反应,达成检体定量呈色的结果。本发明通过微流道结构、离心力、固定磁性元件与活动磁性元件的适当搭配,使磁性粒子在排液时不被工作流体带走,而保留在检测室的侧壁上;待另一工作流体以离心力驱动至检测室后,利用活动磁性元件的接近与远离检测室搭配固定磁性元件,吸引磁性粒子在两侧壁间来回移动,达成磁性粒子与工作流体混合的效果,提高检测良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检体免疫分析检测装置,其包含一卡匣、一针膜装置、多个磁性粒子、至少一第一磁性元件以及至少一第二磁性元件。
该卡匣可以一参考轴为中心进行转动,于该卡匣具有至少一组检测单元,该检测单元包括多个储液室、多个刺针活动室、一微流道结构、一缓冲室、一检测室、一废液室、一毛细导引U形槽以及一排气结构,每一该储液室储放一种工作流体,每一该刺针活动室对应于一该储液室,每一该刺针活动室设有一第一密封膜,该第一密封膜用以使该刺针活动室与该储液室形成不连通状态;微流道结构连通每一该刺针活动室,该微流道结构用以导引该工作流体由该储液室流至该检测室;缓冲室连接于该微流道结构,检测室与该缓冲室相连通,废液室与该检测室相连通,毛细导引U形槽连接该检测室与该废液室,排气结构连接于该缓冲室与该多个储液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55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生物质燃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蒸气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