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破损的判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5496.7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4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强;连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迈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赵艳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电池 破损 判断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破损的判断方法。
背景技术
晶体电池片的形状一般为正方形或圆角正方形,在电池片生产过程中往往会有破损的出现,而电池片的破损具有无规则性。在对电池片检测时对电池片上破损处的判断方法通常采用学习标准片的方法,即通过与标准片比较来判断电池片是否破损,采用该方法对电池片进行破损判断时,若电池片尺寸发生变化就需要重新学习标准片,而每一批次的电池片尺寸都存在一定的偏差,该方法不具有通用性,无法满足太阳能电池片破损判断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破损的判断方法,该方法对于电池片破损的判断具有良好的通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破损的判断方法,所述电池片由前向后被传送,所述判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当所述电池片传送至指定位置时,采集所述电池片的主视图图像,并将所述主视图图像传送至计算机中;
(2)在计算机上具有图像分析处理功能的图像处理软件中打开所述主视图图像,并将所述主视图图像旋转180°,得到第一参考图像;
(3)将所述第一参考图像与所述主视图图像相叠加并作相减,得到第二参考图像;
(4)分析所述第二参考图像,判断所述第二参考图像中所述电池片上破损部分的图像,所述破损部分的图像即为所述电池片的破损图像。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片破损的判断方法中通过采用电池片主视图图像旋转180°后的图像作为参考图像,将其与主视图图像进行比较来获知电池片的破损状况,这样,无论电池片为何种规格,或同一规格的产品之间的尺寸有多大差异,采用该方法均能够方便地判断电池片的破损情况,因此,该方法具有更好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电池片的主视图图像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旋转180°后得到的第一参考图像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施例中电池片上破损图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参见图1-3所示,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破损的判断方法,该电池片由前向后被传送,在传送的过程中同时对电池片的破损情况进行检测判断。该电池片破损的判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当电池片1被传送至指定的位置时,采集电池片1的主视图图像,并将该主视图图像传送至计算机中。在该步骤中,主视图图像采集是通过采用相机拍摄电池片1的主视图再裁切掉除电池片1以外的部分而得到的,步骤(1)中的指定位置指的即为相机能够拍摄电池片1主视图的位置处。
(2)当主视图图像传送至计算机中后,在计算机上具有图像分析处理功能的图像处理软件中打开该主视图图像,并将该主视图图像旋转180°,得到第一参考图像。
(3)将步骤(2)中获取的第一参考图像与主视图图像相叠加并作相减,相减后得到第二参考图像。该步骤中相减时则是从一图像中减去另一图像上相重合的部分,即可获得第二参考图像。
(4)分析由步骤(3)获取的第二参考图像,判断第二参考图像中电池片1上属于破损部分的图像,即图3中的阴影部分2,该阴影部分2即为电池片的破损图像。通过该破损图像即可获知电池片的破损状况。
综上可知,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片破损的判断方法中由于采用其主视图图像旋转180°后的图像作为参考图像,将其与主视图图像进行比较来获知电池片的破损状况,这样,无论电池片为何种规格,或同一规格的产品之间的尺寸有多大差异,采用该方法均能够方便地判断电池片的破损情况,因此,该方法具有更好的通用性。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迈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吴江迈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54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