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硬盘阵列中硬盘上电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5470.2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9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廖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6 | 分类号: | G06F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硬盘 阵列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存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控制硬盘阵列中硬盘上电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对存储空间的需求越来越庞大,硬盘阵列应运而生。硬盘阵列通常作为独立系统在主机外直连或通过网络与主机相连,其内部由多个硬盘组成,所有的硬盘通常会由一个或多个电源模块对其提供电源。机械硬盘内部通常有一个电动马达,用以驱动硬盘内部磁盘的转动,在上电时由于硬盘内部的马达起转,会产生冲击电流。如果硬盘阵列的所有磁盘同时上电,则产生的巨大的冲击电流很可能超过电源模块的最大输出能力,造成电源输出过流、被关断等异常情况,降低硬盘阵列的可靠性。
为了规避硬盘阵列中的所有硬盘同时上电可能造成的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分组上电的方式。该方式下,将硬盘阵列中的硬盘分为多组,依次对每组的硬盘进行上电,当一组硬盘上电完成后等待一段时间再对另一组硬盘进行上电。但是,如果将两组硬盘之间的时间设置的过短或过长,可能会造成电流超标,或者硬盘阵列的累加的上电时间很长,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硬盘阵列中硬盘上电的方法和系统,用以在硬盘阵列上电时控制上电冲击电流不超过电源输出极限,又使得整个硬盘阵列的上电时间较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硬盘阵列中硬盘上电的方法,包括:
实时检测电源模块的输出电流;
将所述输出电流与设定的第一阈值进行比较;
当所述输出电流小于设定的第一阈值时,采用预设的第一时间间隔依次对硬盘阵列中的每个硬盘进行上电;
当所述输出电流大于设定的第一阈值时,将所述输出电流与设定的第二阈值进行比较;
当所述输出电流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时,采用预设的第二时间间隔依次对所述每个硬盘进行上电,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大于所述第一时间间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硬盘阵列中硬盘上电的控制系统,包括:
电流检测模块,用于实时检测电源模块的输出电流;
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输出电流与设定的第一阈值进行比较;当所述输出电流小于设定的第一阈值时,采用预设的第一时间间隔依次对硬盘阵列中的每个硬盘进行上电;当所述输出电流大于设定的第一阈值时,将所述输出电流与设定的第二阈值进行比较;当所述输出电流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时,采用预设的第二时间间隔依次对所述每个硬盘进行上电,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大于所述第一时间间隔。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检测电源模块的输出电流,当输出电流较小时采用较小的时间间隔对硬盘进行上电,可以尽量降低累加的上电时间,当输出电流较大时采用较大的时间间隔对硬盘进行上电,可以避免冲击电流多大,避免超出电源输出极限,这样就可以在上电时使得冲击电流不超出电源输出极限又使得整个硬盘阵列的上电时间较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控制硬盘阵列中硬盘上电的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控制硬盘阵列中硬盘上电的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硬盘阵列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硬盘阵列中硬盘上电的控制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控制硬盘阵列中硬盘上电的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包括:
步骤11:实时检测电源模块的输出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54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洁具产品辅助粘合装置
- 下一篇:竖向操作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