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级液下泵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5183.1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8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斌;徐春晖;黄菊兰;刘怀志;刘正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恩达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3/08 | 分类号: | F04D13/08;F04D29/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李艳 |
地址: | 215623 江苏省苏州市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级 液下泵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级液下泵,尤其涉及一种多级液下泵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多级液下泵结构中,包含有电机座、出水段、机械密封、泵轴、叶轮等,广泛应用于机床、石油、化工等领域。此种结构的泵在出液段中安装有机械密封,有的用填料密封,填料密封本身就可能存在少量渗漏,而机械密封也存在泄漏的可能,两种状况一旦泄漏直接通过泵轴流到泵外,不但污染了环境,降低了效率,且降低了资源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级液下泵密封结构。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级液下泵密封结构,它包括设置在电机座上的电机、上端与电机相连接的泵轴、设置于泵轴下部并与泵轴同步转动的叶轮、设置在相邻两个叶轮之间并形成腔室的导流壳、设置在电机座下方并具有与腔室相连通的内腔的出液段,泵轴穿过出液段和内腔,且泵轴与出液段之间设置有机械密封组件,出液段内部还设置有内型腔,泵轴穿过该内型腔,泵轴的位于内型腔内的部分在所述机械密封组件的上方,泵轴和出液段之间还设置有油封,且该油封设置在泵轴的位于内型腔内的部分的上方。多级液下泵在工作时,电机、电机座和出液段位于液体的液面之上,其余浸没在液体中,也可保证下部的首只叶轮沉浸在液体中即可。所述的上下方向按照多级液下泵在正常工作时的状态习惯定义。
进一步地,油封的上方装有孔用挡圈,该孔用挡圈位于泵轴与出液段之间并套接在泵轴上。
更进一步地,油封为高速油封。
进一步地,内型腔与盛装液体的容器相连通。
更进一步地,内型腔倾斜设置,且内型腔的与泵轴相接触处高于内型腔的与盛装液体的容器相连通处。
优选地,出液段、内腔、内型腔采用整体铸造。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多级液下泵密封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当泵工作时,如果机械密封组件发生泄漏,液体就会进入出液段的内型腔中,由于泄漏液体的压力一般不是很大,即被安装在内型腔上方的油封所挡,而后通过内型腔返回到所送液体之中,不会发生点滴泄漏;
2、由于泵转速较大,采用高速油封,能极大的延长它的寿命;
3、出液段、内腔、内型腔采用整体铸造,内型腔不需要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
4、本发明结构简单,密封效果稳定、可靠,不易发生故障,广泛应用于机床、石油、化工等行业,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多级液下泵密封结构的全剖构造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
1、电机座;2、泵轴;3、孔用挡圈;4、油封;5、出液段;51、内腔;52、内型腔;6、机械密封组件;7、导流壳;71、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从附图1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了多级液下泵密封结构,它包括设置在电机座1上的电机、上端与电机相连接的泵轴2、设置于泵轴2下部并与泵轴2同步转动的叶轮、设置在相邻两个叶轮之间并形成腔室71的导流壳7、设置在电机座1下方并具有与腔室71相连通的内腔51的出液段5,泵轴2穿过出液段5和内腔51,且泵轴2与出液段5之间设置有机械密封组件6。多级液下泵在工作时,电机、电机座1和出液段5位于液体的液面之上,其余可全部沉浸在液体中,也可以保证最下部的首只叶轮沉浸在液体中即可。内腔51的一端与外界相连通。
出液段5内部还设置有内型腔52,泵轴2穿过该内型腔52,泵轴2的位于内型腔52内的部分在机械密封组件6的上方,内型腔52倾斜设置,且内型腔52的与泵轴2相接触处高于内型腔52的与盛装液体容器相连通处。本实施例中的多级液下泵,出液段5以下的部分全部位于盛装液体的容器内,因此在出液段5的对应内型腔52最低处的位置开设一与内型腔52相连通的通孔,使得内型腔52的最低处直接与盛装液体的容器相通。需要说明的是,使得内型腔52的最低处直接与盛装液体的容器相通的并不只局限于上述的一种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想到多种结构,比如设置一连通管道,这里不再做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恩达泵业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恩达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51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