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煤矸石处理含氧煤层气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4850.4 | 申请日: | 2012-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1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任军;刘泉;谢传金;赵治军;谢克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洁泰达煤化工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3/10 | 分类号: | C10L3/10;B09B3/0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江淑兰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矸石 处理 煤层气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煤矸石处理含氧煤层气的方法,属于煤层气脱氧及煤矸石处理方法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煤炭既是一种能源,又是一种化工原料,伴随煤炭开采,会产生煤层气及煤矸石。
煤层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储存于煤层之间,是与煤共生的资源,在目前的煤层气开采方式中,有一部分煤层气采取井下抽放的方式开采,井下抽放煤层气的CH4体积含量约为50%,其余为空气,由于含有一定量的氧气,使直接利用具有安全隐患,故必须除氧后再进行后续操作;全世界每年因煤炭开采直接向大气排放的煤层气达315-540亿m3,中国为煤层气排放大国,占排放量的30%,由于CH4的温室效应是CO2的21倍,煤层气的直接排放使得环境污染极为严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含氧煤层气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催化脱氧法,例如CN02113627专利,焦炭燃烧法,例如CN1919986A专利等;催化脱氧法需要外加催化剂,焦炭燃烧法需要使用焦炭,以上两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耗能较大,使煤层气脱氧成本升高、不利于实际生产应用。
煤矸石是采煤和洗煤过程中排放出的固体废料,是一种在地质成煤过程中与煤层伴生的一种含碳量低、比煤坚硬的黑灰色岩石,煤矸石随着采煤和洗煤的进展,造成了大量的堆积,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其有害元素还会污染环境和土壤,露天堆放的煤矸石易自燃和排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和烟尘,严重污染环境。
微波是波长在1米到0.1毫米之间的电磁波,微波加热具有很强的穿透性,具有被加热物质选择性吸热的特性,使得微波加热比传统加热方式具有更快速、便捷、节能的优点;煤矸石是一种强吸微波的物质,采用微波加热方式对煤矸石加热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煤层气和煤矸石污染的实际情况,用煤矸石做原料,在微波加热炉内对含氧煤层气进行脱氧处理,对煤矸石进行脱碳处理,生成硅铝酸盐混合物,含氧煤层气脱氧后经除尘、冷却、变压吸附分离提纯,成液化CH4、CO2、N2,既治理煤层气、煤矸石的污染,又对含氧煤层气与煤矸石进行回收利用,达到治理、利用的双重目的。
技术方案
本发明使用的化学物质材料为:含氧煤层气、煤矸石,其组合准备用量如下:以千克、米3为计量单位
含氧煤层气:以含氧体积分数12.6%计 25m3±0.05m3
煤矸石:以含碳质量分数15%计 10kg±0.01kg
用煤矸石处理含氧煤层气方法如下:
(1)粉碎处理煤矸石
将煤矸石置于粉碎机内,进行粉碎,然后用100目筛网过筛;
粉碎、过筛重复进行,成粉粒,粉粒直径≤0.15mm;
(2)收集储存含氧煤层气
将煤矿井下的含氧煤层气通过管路收集于储气罐内储存;
(3)煤矸石处理含氧煤层气
煤矸石处理含氧煤层气是在微波加热炉内进行的,是在加热、输入含氧煤层气、排出脱氧煤层气、提取硅铝酸盐混合物的过程中完成的,脱氧煤层气经除尘冷却、脱硫净化、变压吸附分离,制成液化甲烷、液化二氧化碳、液化氮;
①打开微波加热炉密封盖,将煤矸石加入微波加热炉内,然后关闭微波加热炉密封盖;
②开启微波发生器,加热炉内煤矸石,加热温度500℃±2℃;
③打开含氧煤层气储气罐进气管,向微波加热炉内输入含氧煤层气,含氧煤层气输入速度0.5m3/min,炉内压强为0.1MPa,煤矸石中混合的碳与含氧煤层气中混合的氧气将进行化学反应,煤矸石中的碳反应后分离出硅铝酸盐混合物,反应式如下:
式中:C——煤矸石中的碳
O2——含氧煤层气中的氧气
CO2——二氧化碳气体
④打开微波加热炉内电动卸料板并处于半开状态,使微波加热炉内反应后分离出的硅铝酸盐缓慢落入出料仓,待产物硅铝酸盐混合物产物卸完后关闭电动卸料板,然后打开出料仓密封盖,硅铝酸盐混合物进入产物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山西洁泰达煤化工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太原理工大学;山西洁泰达煤化工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48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