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挤压铝合金壳体零件的无飞边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4825.6 | 申请日: | 2012-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9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治民;于建民;王强;李旭斌;张宝红;杨永彪;张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江淑兰 |
地址: | 03005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挤压 铝合金 壳体 零件 无飞边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挤压铝合金壳体零件的无飞边模具,属机械类模具设计及应用的枝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零部件的种类越来越多,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在航空航天、兵器工业中有很多枝叉类、筋板类壳体零件,不仅形状复杂,其强度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使装备轻量化,常采用轻质合金,例如铝合金,这就要求成型工艺达到一个新的技术高度。
壳体枝叉零件的材料常用铝合金,其加工方法大都采用金属模具成型,在传统的开式模具中必须设计出飞边槽,成型后的零件飞边的重量达到总重量的10-35%,然后再采用机械加工去掉飞边,既浪费了大量的材料和能量消耗,又降低了模具的使用寿命,提高了零件的加工成本,故在挤压枝叉零件过程中产生飞边已成了一道难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的状况,设计一种用于成型铝合金枝叉零件的无飞边挤压模具,采用凸模、凹模相结合的设计,在凹模型腔内的分型面上设计曲面齿,在挤压过程中曲面齿首先啮合,控制分型面中部的金属流动,档住金属的塑形变形,使之不产生飞边。
技术方案
本发明主要结构包括:凸模、凹模、曲面齿、左部凹模、右部凹模,安装定位孔,起吊螺孔、螺纹连接部、销孔、枝叉分型部、安装孔;
凹模为正向锥体状,由左部凹模、右部凹模组成整体结构,凹模中间腔体由型腔上颈部、型腔成型部、型腔锥形部、型腔下颈部组成,在型腔锥形部上设有曲面齿,在曲面齿的下部设有底部曲面齿,在型腔锥形部下部设有枝叉分型部;在凹模外部的中间位置分左右对称设有第一安装定位孔、第二安装定位孔,在凹模外部的上部对称垂直设有第一起吊螺孔、第二起吊螺孔;
凸模为反向锥体状,为一整体,上部为凸模螺纹联接部,螺纹联接部下部为凸模颈部,凸模颈部下部为凸模锥形部,凸模锥形部下部为凸模成型部,凸模成型部下部为凸模引伸部;在凸模颈部上分左右对称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凸模颈部中间位置设有凸模安装孔。
所述的凹模由左部凹模、右部凹模对称组成整体结构,左部凹模、右部凹模形状、结构、尺寸完全一样,加工成型后组装成整体结构。
所述的曲面齿由相互连接的矩形齿槽组成,在枝叉壳体零件挤压过程中抑制飞边的产生。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先进性,是针对铝合金枝叉壳体零件在挤压过程中易产生飞边的实际情况,对挤压成型模具进行了改进,在凹模的型腔锥形部增设了曲面齿,使在挤压过程中分型面产生的余料和流动金属被约束挡住,阻碍了飞边的形成,随着凸模的行进,相互啮合的曲面齿越来越多,剩余的可供金属流动的自由空间越来越少,使形成飞边的机会亦会越来越小,从而使枝叉零件在挤压过程中不产生飞边,提高了枝叉壳体零件挤压成型的质量,节省了金属材料,提高了挤压效率,是十分理想的铝合金壳体枝叉零件的无飞边挤压模具,此模具结构可用于多种类似零件的挤压成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模具整体结构图
图2为凹模结构图
图3为凸模结构图
图4为左部凹模结构主视图
图5为左部凹模结构侧视图
图6为图4的A向视图
图7为右部凹模结构主视图
图8为右部凹模结构侧视图
图9为图7的B向视图
图10为被挤压零件主视图
图11为图10的C向视图
图中所示,附图标记清单如下:
1、凹模,2、凹模底座,3、型腔成型部,4、凸模锥形部,5、型腔上颈部,6、型腔下颈部,7、曲面齿,8、型腔锥形部,9、枝叉成型部,10、底部曲面齿,11、第一起吊螺孔,12、第二起吊螺孔,13、第一安装定位孔,14、第二安装定位孔,15、凸模螺纹联接部,16、凸模颈部,17、凸模成型部,18、凸模引伸部,19、第一安装孔,20、第二安装孔,21、凸模安装孔,22、带枝叉的被挤压壳体零件,23、左部凹模,24、右部凹模,25、凸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2、3、所示,为无飞边模具整体结构及凹模、凸模结构图,各部位置、联接关系要正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48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