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鸡汁牛柳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4690.3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1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汤建英;汤建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好得睐美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311 | 分类号: | A23L1/311;A23L1/318;A23L1/314;A23L1/29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张一鸣 |
地址: | 215128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经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鸡汁牛柳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鸡汁牛柳及其制作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把现代快餐称为“人类历史上一场伟大革命”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应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建立快餐中心,以规模经营的高效率和低成本,来满足广大群众的饮食需要,加快家务劳动社会化的步伐,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然而,时至今日,从产品制作到经营方式等方方面面,快餐的现状仍然与社会的要求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不少业内人士提出:快餐应走标准化、工业化之路。目前,快餐需要从个人技巧的经验型向标准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最终做到不仅是过程的标准化,企业形象标准化,而且更要实现原料标准化、产品标准化以及工艺标准化。
牛柳是牛的里脊肉,其营养丰富,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的功效。但是现有的牛柳产品没有实现标准化,因此其因厨师的个人技巧而造成产品千差万别。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鸡汁牛柳及其制作方法,目的是解决现有牛柳产品没有实现标准化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鸡汁牛柳,所述鸡汁牛柳主要由950~1050重量份的主料牛肉和下列重量份的辅料制成:
淀粉 15~20份;
鸡精 16~20份;
老抽 15~20份;
鲜味王 6~8份;
白砂糖 4~6份;
食盐 4~6份;
鸡汁 1.5~2份;
碳酸氢钠 5~8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制作鸡汁牛柳的方法,包括将所述辅料和主料牛肉投入滚揉机进行滚揉操作,然后在0-5℃条件下腌渍4-6小时。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还包括10~12份的肉制品腌制剂。肉制品腌制剂又可称为肉制品腌制料,可以购自上海增味食品有限公司,地址:.地址: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汇中二组36号。
2、上述方案中,所述牛肉的筋膜去除率大于或等于99%。
3、上述方案中,所述牛肉在滚揉操作之前先切割成块状后再切割成条状。
4、上述方案中,所述块状的长宽高为5cm×5cm×5cm。
5、上述方案中,所述条状的长宽高为5cm×0.75cm×0.75cm。
6、上述方案中, 滚揉机是利用物理冲击的原理,让肉在滚筒内上下翻动,相互撞击、摔打、达到按摩、腌渍作用。滚揉机可以使肉均匀的吸收腌渍,可以提高肉的结着力及产品的弹性;可以提高产品的口感及断面效果;可以增强保水性,增加出品率;可以改善产品的内部结构,节能高效。
7、上述方案中,所述鸡汁也称鸡汁调味料(Chicken Bruillon),是以磨碎的鸡肉或鸡骨或其浓缩抽提物以及其他辅料等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香辛料和(或)食用香料等增香剂加工而成的,具有鸡的浓郁鲜味和香味的汁状复合调味料。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
本发明可以实现鸡汁牛柳产品的原料标准化、产品标准化以及工艺标准化。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一种鸡汁牛柳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鸡汁牛柳,所述鸡汁牛柳主要由950~1050重量份的主料牛肉和下列重量份的辅料制成:
淀粉 15~20份;
鸡精 16~20份;
老抽 15~20份;
鲜味王 6~8份;
白砂糖 4~6份;
食盐 4~6份;
鸡汁 1.5~2份;
碳酸氢钠 5~8份。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10~12份的肉制品腌制剂。
参见附图1所示,制作鸡汁牛柳的方法,包括将所述辅料和主料牛肉投入滚揉机进行滚揉操作,然后在0~5℃条件下腌渍4~6小时。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牛肉的筋膜去除率大于或等于9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好得睐美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苏州市好得睐美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46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