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抽真空装置的热封口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4296.X | 申请日: | 201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3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秀英 |
主分类号: | B65B51/10 | 分类号: | B65B51/10;B65B3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冯剑明 |
地址: | 529300 广东省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装置 封口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封口机,特别是一种带有抽真空装置的热封口机。
背景技术
现在人们在市场或者超市购买一些商品时,例如水果、蔬菜和肉类等,多会采用一个包装袋装起来并使用封口机进行封口。当对一些装有容易腐败或变质的商品的包装袋进行封口时,需要先对包装袋进行抽真空后再进行封口,可以延长商品的保存时间。但现有的封口机通常只能用于对包装袋封口,抽真空的操作需要由专门的抽真空机器完成,这需要配置多台设备,同时由于抽真空操作和封口操作是分开进行的,包装袋在进行抽真空后移送到封口机前,容易出现进气的情况,降低包装袋内的真空度,起不到原有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进行抽真空和热封口的封口机,使真空保鲜更加方便。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主要是:
带抽真空装置的热封口机,包括互相铰接的底座和第一压杆,所述底座和第一压杆之间的压合位置处设置有发热结构,所述底座上发热结构前方设置有抽真空气嘴,抽真空气嘴通过输气管连接抽真空气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上铰接有第二压杆,所述第二压杆设置在抽真空气嘴上方,所述抽真空气嘴经过第二压杆与底座之间的压合位置,第二压杆用于将待封口的袋口压紧,便于抽真空气嘴进行抽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压杆上设置有配合抽真空气嘴的凹位,使第二压杆能与底座更好的压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抽真空开关,便于控制抽真空装置的开闭;进一步,抽真空开关设置在第二压杆与底座之间的压合位置,当第二压杆动作压紧待封口的袋口时,触发抽真空开关,抽真空气泵启动对包装袋进行抽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压与第二压杆互相平行,有效利用封口机上的空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设置加热时间的调节旋钮,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发热结构的加热时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把抽真空和封口两大功能结合在一起,人们在使用本发明的热封口机对包装袋进行封口时,可以利用抽真空装置先对包装袋进行抽真空,然后进行热封口,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抽真空操作和封口操作都是在同一设备上完成,操作方便,包装袋在该过程中不需要移动,减少包装袋内进气的可能,保证包装袋内的真空度。本发明的带抽真空装置的热封口机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侧视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底座及抽真空气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带抽真空装置的热封口机的实施例,在底座1上铰接有第一压杆2和第二压杆5,第一压杆2和第二压杆5互相平行设置, 第一压杆2和第二压杆5下方设置有软性的硅胶9,可用于更好的压紧包装袋而且不会对包装袋造成损伤,所述底座1和第一压杆2之间的压合位置处设置有发热结构3,所述底座1上第二压杆5下方设置有抽真空气嘴4,抽真空气嘴4的嘴头设置在第二压杆5与底座1之间的压合位置,抽真空气嘴4与底座1的距离约为0.2cm,用于让包装袋的袋口下层伸进去使包装袋袋口套住抽真空气嘴4,所述抽真空气嘴4做成扁平状,所述抽真空气嘴4通过输气管连接抽真空气泵8。进一步,第二压杆5的硅胶9上设置有凹位,凹位的形状与抽真空气嘴4的形状相配合,第二压杆5下压时抽真空气嘴4与凹位吻合,使第二压杆5更好的压合包装袋。
在本设计中,发热结构3优选采用高阻抗和低阻抗交替的结构,但不限定;发热结构3的材料优选采用碳纤维材料,但不限定。
进一步,底座1上设置有抽真空开关7,便于控制抽真空装置的开闭;抽真空开关7优选设置在第二压杆5与底座1之间的压合位置,当第二压杆5动作压紧待封口的袋口时,触发抽真空开关7,抽真空气泵8启动对包装袋进行抽气。
进一步,底座1上还设置有用于设置加热时间的调节旋钮6,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发热结构的加热时间。
进一步,抽真空气泵8可内置在封口机的底座1内,也可以设置在底座1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秀英,未经张秀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42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锌粉法保险粉的干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变直径的汽缸套转运机器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