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缓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3947.3 | 申请日: | 201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8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村上裕;汤野治;藤冈智彦;根津隆;森俊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F9/34 | 分类号: | F16F9/34;F16F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相对于活塞杆的行程,通过控制流体的流动来产生衰减力的液压缓冲器等缓冲器。
背景技术
安装在机动车等车辆的悬架装置上的缓冲器通常构成为,在封入有流体的缸体内能够滑动地嵌装连结有活塞杆的活塞,相对于活塞杆的行程,利用由阻尼孔、圆盘阀等构成的衰减力产生机构对根据缸体内的活塞滑动而产生的流体的流动进行控制以产生衰减力。
另外,例如在日本特开2009-281584号所记载的液压缓冲器中,在作为衰减力产生机构的主圆盘阀的背部形成有背压室(控制室)。一部分流体被导入背压室,对主圆盘阀朝向闭阀方向作用背压室的内压。接着,通过利用电磁阀(先导阀)来调节背压室的内压,对主圆盘阀的开阀进行控制。由此,可以提高衰减力特性的调节自由度。
如上述特开2009-281584号所记载的那样,对于具有作为衰减力产生机构的主圆盘阀、背压室、电磁阀等的缓冲器而言,结构复杂且部件数量多。另外,需要确保各部件的尺寸精度、组装精度及密封性。并且,需要向螺线管进行配线等。因此,为了提高生产率需要想各种办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衰减力产生机构的生产率的缓冲器。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缓冲器具有:封入有工作流体的缸体、能够滑动地嵌装在该缸体内的活塞、与该活塞连结并延伸到所述缸体外部的活塞杆、对根据所述缸体内的所述活塞滑动而产生的工作流体的流动进行控制以产生衰减力的衰减力产生机构,所述缓冲器的特征在于,所述衰减力产生机构包括阀块和螺线管块,所述阀块具有:设置有开口部的外壳部件、在所述外壳部件内被保持且落座于在所述外壳部件内形成的阀座部或从其离开的阀体、在所述外壳部件内设置且对所述阀体朝向所述阀座部施力的施力部件,所述螺线管块具有与在所述阀块的所述外壳部件内被保持的所述阀体相对的动作杆且能够与所述阀块结合,通过使所述阀块和所述螺线管块结合,所述阀体和所述动作杆卡合。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缓冲器,结构简单且组装性好。因此,可以提高生产率。而且,也可以应对自动化。并且,由于可以高精度地进行组装,因此可以提高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纵向剖面图。
图2是将图1所示的缓冲器的衰减力产生机构放大表示的纵向剖面图。
图3是图2所示的衰减力产生机构的阀块的先导阀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2所示的衰减力产生机构的阀块的主阀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图2所示的衰减力产生机构的阀块及螺线管块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将图2所示的衰减力产生机构的导销和先导阀体的嵌合部放大表示的图。
图7是将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衰减力产生机构放大表示的纵向剖面图。
图8是图7所示的衰减力产生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图7所示的衰减力产生机构的连结部件的纵向剖面图。
图10是将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衰减力产生机构放大表示的纵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衰减力调节式缓冲器1构成在缸体2的外侧设置有外筒3的双筒结构。在缸体2和外筒3之间形成有储液室4。在缸体2内,能够滑动地嵌装有活塞5,利用该活塞5,缸体2内被划分成缸体上部室2A和缸体下部室2B这两个室。活塞杆6的一端利用螺母7与活塞5连结。活塞杆6的另一端侧通过缸体上部室2A并穿过在缸体2及外筒3的上端部安装的杆导向件8及油封9,向缸体2的外部延伸。在缸体2的下端部设置有划分缸体下部室2B和储液室4的底阀10。
在活塞5上设置有使缸体上部室2A、缸体下部室2B之间连通的通路11、12。而且,在通路12设置有仅允许流体自缸体下部室2B侧向缸体上部室2A侧流动的单向阀13。另外,在通路11设置有当缸体上部室2A侧的流体压力达到规定压力时打开以便将其向缸体下部室2B侧释放的圆盘阀14。
在底阀10上设置有使缸体下部室2B和储液室4连通的通路15、16。而且,在通路15设置有仅允许流体自储液室4侧向缸体下部室2B侧流动的单向阀17。另外,在通路16设置有当缸体下部室2B侧的流体压力达到规定压力时打开以便将其向储液室4侧释放的圆盘阀18。
作为工作流体,在缸体2内封入有油液。另一方面,在储液室4内封入有油液及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未经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39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度记录法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内燃机的可变气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