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全球泛在通信功能的GID系统及其终端身份识别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173411.1 | 申请日: | 2012-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5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南杰;赵海涛;顾成杰;李大鹏;黄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南亿迪纳数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南京邮电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W4/02;H04W8/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全球 通信 功能 gid 系统 及其 终端 身份 识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物理系统CPS、物联网IOT、互联网领域,具体涉及上述领域中的具备全球化通信功能以及其统一的实体终端身份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信息物理空间CPS中,没有身份认证的信息网络空间CS处于一种匿名和无序的状态,服务对用户一无所知,用户之间也无法相互信任。用户可以享受到的是一些普通的,服务级别低的,信任度低的服务。随着互联网服务向着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网络泛在、云计算、移动宽带、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e,软件即服务)等纵深发展,这个矛盾越来越突出和尖锐,影响也越来越大。从商业角度来看,忽略全局效益的局部优化解决方案也越来越多,也让整个网络世界越来越混乱,成本不断提升。因此,在信息物理空间CPS中实现统一、本我的身份认证和识别是解决现有的信息网络空间CS中网络安全和资源共享等问题的根本途径。
现有的信息识别技术主要包括条形码、智能卡、声音识别、生物特征识别、光学特征识别以及射频识别RFID等技术。对于其中被高度关注的射频识别RFID技术,由于能量、距离等因素的限制,其技术发展很难突破瓶颈,应用前景渺茫。
缩略语和关键术语定义
参考文献(如专利/论文/标准)
[1]刘南杰王军闵国兵,通信指纹系统及通信指纹采集、管理方法,中国专利号:200510135987.9.
[2]刘南杰,未来移动天空的三朵云:《数字通信世界》2010和《华为技术》2009。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的缺陷,在信息空间(CS)和物理空间(PS)中都具唯一性和统一的可信ID问题,实现PS和CS的映射,在CS中全面地描述网络所有终端以及电子智能实体,提出一种具有全球(移动)识别能力的、能够唯一性地代表使用载体个性的新型ID结构组成的GID系统。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全球泛在通信功能的GID系统,所述GID系统包括移动终端、GID桥接功能模块、无线通信网络、云业务平台;其中,
①移动终端包含一个射频模块、心跳包模块,其中:
射频模块由信号感应模块、模式选择模块和无线工作模块耦合而成;当移动终端请求服务时,采用信号感应模块感知周围存在的无线通信网络以及网络信号的强度,然后根据请求服务的类型和信号感应模块检测的数据,采用模式选择模块自动设置最优的通信制式,无线工作模块在模式选择模块选定的无线通信网络下工作;
心跳包模块用于定时向云业务平台发送心跳包,实现终端和业务侧的信号同步,确保移动终端的实时在线;
②GID桥接功能模块为一个多模多制式、兼容各种网络接口和协议的平台,为移动终端的射频模块和不同制式的无线通信网络之间提供联系的接口;该模块基于多跳中继或中央控制,将来自各种其他网络制式的终端接入当前的可用无线通信网络;
③云业务平台实现对终端所有的业务和信息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分析,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对终端信息和数据进行调度和传输,提取移动终端发送的数据中与终端相关的动态信息,并采用现有定位技术对终端进行定位追踪。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具有全球泛在通信功能的GID系统的终端身份唯一可信识别方法,首先基于网络泛在、通信桥接、全球定位、网络兼容以及网络漫游来实现GID系统的全球化通信功能;其次,通过智能感知终端用户的各种客观属性信息构建基于用户客观元素信息的网络基因ID,实现GID系统的终端身份唯一可信身份标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在GID系统的泛在通信网络架构中,将来自各种不同网络的接入终端组成无线异构网络,每个GID的移动终端通过利用GID桥接功能模块,基于多跳中继或中央控制,将来自其他网络的各种制式的终端接入当前的可用无线通信网络;
步骤B,移动终端定时发送心跳包,保持同业务平台的联系,确保移动终端的实时在线;所述心跳包是自定义格式的信息,包含有信息同步和信号同步的数据,包括自身的时钟信息、所处的网络号、网络类型、网络信号强度、漫游属性信息;
云业务平台的服务器接收数据包,提取其中与终端相关的动态信息,实现与终端信息同步;同时向移动终端回复固定格式的心跳包,心跳包中包含正确的时钟信息,以此实现终端和业务侧的信号同步,保证了终端侧、业务侧心跳周期的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南亿迪纳数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南京邮电大学,未经江苏南亿迪纳数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34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的配置方法
- 下一篇:一种液体加热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