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电解过程中的电解质补充体系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2848.3 | 申请日: | 201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3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学敏;杨军;李志红;伍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新星轻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3/14 | 分类号: | C25C3/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罗志强 |
地址: | 51810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 过程 中的 电解质 补充 体系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铝电解过程中的电解质补充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低分子比冰晶石,所述低分子比冰晶石选自mKF·AlF3、nNaF·AlF3或其混合物,所述m为1~1.5,所述n为1~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电解过程中的电解质补充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分子比冰晶石选自mKF·AlF3,所述m为1~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电解过程中的电解质补充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分子比冰晶石选自mKF·AlF3与nNaF·AlF3的混合物,mKF·AlF3与nNaF·AlF3的摩尔比为1:1~1:3,所述m为1~1.5,所述n为1~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电解过程中的电解质补充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分子比冰晶石选自nNaF·AlF3,所述n为1、1.2或1.5。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铝电解过程中的电解质补充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3KF·AlF3、3NaF·AlF3或其混合物。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电解过程中的电解质补充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铝置于反应器中,抽真空后通入惰性气体,升温至700~850℃,加入氟钛酸钾、氟硼酸钾、氟钛酸钠和氟硼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B)搅拌4~6h后,将上层熔融的液体抽出,得到铝电解过程中的电解质补充体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铝电解过程中的电解质补充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铝置于反应器中,抽真空后通入惰性气体,升温至700~850℃,加入氟硼酸钾;
B)搅拌4~6h后,将上层熔融的液体抽出,得到铝电解过程中的电解质补充体系KF·AlF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铝电解过程中的电解质补充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铝置于反应器中,抽真空后通入惰性气体,升温至700~850℃,加入摩尔比为2:1的氟硼酸钠和氟钛酸钠的混合物;
B)搅拌4~6h后,将上层熔融的液体抽出,得到铝电解过程中的电解质补充体系 。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铝电解过程中的电解质补充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铝置于反应器中,抽真空后通入惰性气体,升温至700~850℃,加入氟硼酸钾,搅拌4~6h后,将上层熔融的液体抽出,得到分子式为KF·AlF3的钾冰晶石;往反应器中再加入摩尔比为2:1的氟硼酸钠和氟钛酸钠的混合物,搅拌4~6h后,将上层熔融的液体抽出,得到分子式为的钠冰晶石;
B)将得到的钾冰晶石KF·AlF3和钠冰晶石以1:1~1:3的摩尔比混合,得到铝电解过程中的电解质补充体系冰晶石混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铝电解过程中的电解质补充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
括如下步骤:
A)将过量的铝置于反应器中,升温至700~850℃,往反应器中加入摩尔比为y:x的氟硼酸钾与氟钛酸钾的混合物,搅拌0.5~6h后,将上层熔融的液体抽出,得到分子式为的钾冰晶石;将过量的铝置于另一反应器中,升温至700~850℃,往反应器中加入摩尔比为y:x的氟硼酸钠与氟钛酸钠的混合物,搅拌0.5~6h后,将上层熔融的液体抽出,得到分子式为的钠冰晶石;
B)将得到的钾冰晶石与钠冰晶石以1:1~1:3的摩尔比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新星轻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新星轻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284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长片段段染AB线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TFT阵列基板铜导线的蚀刻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