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暂态仿真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2817.8 | 申请日: | 201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8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来军;陈颖;梅生伟;许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H02J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仿真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时域仿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磁暂态仿真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全面、详尽、快速、准确地对电力系统的动态过程进行分析和仿真,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动态过程需要采用基于详细建模和小步长的电磁暂态仿真才能准确刻画,这使得电力系统仿真计算的规模迅速扩大。
电磁暂态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在离散时刻点求解描述系统动态特性的微分代数方程组,其典型代表是EMTP方法。在所述EMTP方法中,通过对描述元件动态的微分方程进行差分化,使得系统中的每一个元件均表示为诺顿等效电路的形式,进而得到原系统的等效系统,其转换关系如图1所示。经过转换,原系统的动态过程可以用式(1)所示的代数方程组进行描述,通过在每一个离散时刻点的求解式(1),即可得到原系统的时域仿真结果。
YU=I (1)
其中,Y为系统的节点导纳矩阵,U为节点电压向量,I为节点注入电流向量。
考虑到电力系统空间上的分层分区特性,空间并行算法被用于加速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其典型代表是基于多端口戴维南等效的空间并行算法。在图2中,系统被6条支路构成的协调分区分隔为3个子分区。系统的增广节点电压方程如式(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28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体防伪IC卡
- 下一篇:水样中三价铁和二价铁的同时在线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