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鲜湿米粉生产装置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2778.1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9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阙之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阙之和 |
主分类号: | A23L1/164 | 分类号: | A23L1/164;A23L1/01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王素娥 |
地址: | 530023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米粉 生产 装置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米粉生产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效、节能、卫生的全自动鲜湿米粉生产装置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全国各地的鲜湿米粉生产,百分之百都是采用传统的生产设备进行生产。其生产工艺:原料大米→洗米→浸泡→磨浆→布带蒸片→脱布→冷却→横切(坚切)条→人工接粉→装框(手工包装)→出厂。传统生产线主要由布带式蒸粉(片)机、横杆式冷却输送带、切条接粉机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为:大米经磨浆后,将米浆均匀地涂在布带上经转动进入蒸箱内将米浆蒸熟成为厚度为0.6-1mm左右的片状,当蒸熟的粉片离开蒸箱后立即用刮刀将粉片从布带上分离开,粉片分离后进入输送带进行风扇冷却,然后进入滚动切条。
传统生产线是采用布带蒸粉其的缺点如下:
废品率高;粉片采用先脱布后切条,由于粉片未经冷却收胶,在高温状态下脱布使粉片容易破烂,由于蒸片是采用涤纶布带都有接缝口,每到接缝处粉片都会拉破而造成废品,正常情况下其废品率为3%以上。布带越短,废品率越高。
耗油率高:粉片采用先脱布后切条,粉片脱布后经横杆式冷却带然后进入滚动切条,也就是粉片在滚筒面上同步运行和另外一个滚辊刀对压把粉片切断,为了使粉条不粘在滚辊刀上,只能用食用油不断地加在滚辊刀上,一般每生产100公斤鲜湿米粉就得使用食用油1公斤,使每公斤鲜米粉成本增加8-10%。
出品率低,产品口感差:优质的鲜湿米粉(沙河粉、切粉)口感要求柔嫩、爽滑,其含水率在65-70%之间。采用传统生产线在高温时将粉片从布带上脱离,粉片的含水率不能超过60%,否则粉片在脱布时将被拉烂。含水率低于65%以下的鲜湿米粉其口感不柔嫩、不爽滑。
传统采用布带蒸粉的生产线设备长度过长,产能低。目前产能最大的只有每小时生产米粉900到1000公斤,生产线的长度达到30米长,布带的宽带为900mm,布带收缩后只有800mm,所以粉片的宽带只有700mm。本人曾经试过加长加宽布带、提高速度从而达到提高产能,都不成功。由于布带的接口是手工缝的,运行时经常出现跑边,最重要的是布带导热性差,要提高速度,提高产能必须加大蒸汽提高温度,由于布带导热性差,米浆在布带上快速进入蒸箱时无法快速凝固,使米浆表面出现花纹,出现花纹的米粉经开水一泡就出现断条就是次品。传统采用布带的生产线,蒸煮温度不到100度,一般控制在90度左右,灭菌效果差,米粉的保质期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自动鲜湿米粉生产装置及其应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全自动鲜湿米粉生产装置, 主要由米浆分流斗、食用级不锈钢输送带、高温蒸煮箱、托带滚筒、带有喷雾装置水冷箱、横、竖辊切刀、可调速分排切断刀、提升输送机、包装机、主机构电机、水泵、连接冷却水管、循环水箱、机架、传动辊简、调节张紧装置、轴承、轴承坐、主传动辊筒组成。在机架上,从入口到出口依次装有:传动辊筒、米浆分流斗、高温蒸煮箱、托带滚筒、冷却水箱、横、坚切辊刀、主传动辊筒和可调速分排切断刀,提升机与机架出口端连接;不锈钢输送带是环状带,它依次套在传动辊筒、米浆分流斗、高温蒸煮箱、托带滚筒、冷却水箱主传动辊筒上,形成回环形;机架下面装有主电动机,它与主传动辊筒连接;在机架下面装有5个托布滚筒和循环水箱,循环水箱通过冷却水管与冷却水箱连接;冷却水管和水泵连接;在高温蒸煮箱的入口前装有粉浆分流斗;提升输送机通过链条与主动辊筒连接;提升输送机的下面装有包装机。
全自动鲜湿米粉生产装置的应用,将米浆流到米浆分流斗,均匀地涂在食用级厚度在0.2mm至1mm的不锈钢输送蒸片带上,不锈钢带其厚度取决于米粉生产线的长度而定,通过传动辊简,将米浆送入高温蒸煮箱将米浆蒸熟成为粉片,不锈带上的粉片在托布滚筒上继续向前运行,通过带有喷雾装置水冷箱水冷喷雾进行冷却收胶,通过横、竖辊切刀在不锈钢带上将粉片切条,通过可调速分排切断刀将粉片定长切断,通过提升输送机将切好的米粉提升输入包装机中包装。
本发明的优点为:
1.整套生产线制作简单,只用一条不锈钢带就完成蒸片、冷却、切条、定量。在使用过程中易清洁卫生,造价低,比传统生产线节约30%,传统的冷却输送带采用直径为8-10mm的不锈钢管,每5cm距离一条,两端与不锈钢链条连接,每米造价为500元,而新型生产线直接采用蒸片的不锈钢带上完成,而新型生产线直接在不锈钢底部采用水冷,经试验在3米不锈钢底部进行喷雾冷水对粉片进行冷却比传统采用10米风冷其效果还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阙之和,未经阙之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27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