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游泳救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210172649.2 | 申请日: | 201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8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嘉庆;廖建宽;曾瑞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嘉庆;廖建宽;曾瑞金 |
主分类号: | B63C9/105 | 分类号: | B63C9/105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平 |
地址: | 5163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游泳 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游泳用品领域,特别是涉及游泳救生装置。
背景技术
游泳是一项健康且受人欢迎的运动,其好处有:
1.增强心肌功能
人在水中运动时,各器官都参与其中,耗能多,血液循环也随之加快,以供给运动器官更多的营养物质。血液速度的加快,会增加心脏的负荷,使其跳动频率加快,收缩强而有力。经常游泳的人,心脏功能极好。游泳时水的作用使肢体血液易于回流心脏,使心率加快。长期游泳会有明显的心脏运动性增大,收缩有力,血管壁厚度增加弹性加大,每搏输出血量增加。所以,游泳可以锻炼出一颗强而有力的心脏。
2.增强抵抗力
在水中浸泡散热快,耗能大。为尽快补充身体散发的热量,以供冷热平衡的需要,神经系统便快速做出反应,使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增强人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抵御寒冷。经常参加冬泳的人,由于体温调节功能改善,就不容易伤风感冒,还能提高人体内分泌功能,是脑垂体功能增加,从而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3.减肥
游泳时身体直接浸泡在水中,水不仅阻力大,而且导热性能也非常好,散热速度快,因而消耗热量多。人在标准游泳池中跑步20分钟所消耗的热量,相当于同样速度在陆地上的1小时,所以,游泳是保持身材最有效的运动之一。
4.健美形体
人在游泳时,通常会利用水的浮力俯卧或仰卧于水中,全身松弛而舒展,使身体得到全面、匀称、协调的发展,使肌肉线条流畅。
5.加强肺部功能
呼吸主要靠肺,肺功能的强弱由呼吸肌功能的强弱来决定,运动是改善和提高肺活量的有效手段之一。游泳促使人呼吸肌发达,胸围增大,肺活量增加,而且吸气时肺泡开放更多,换气顺畅,对健康极为有利。
但是,对于刚学游泳的人来说,游泳同时也是非常危险的。传统方式是穿戴救生衣或者救生圈,用于保护,然而穿着救生衣和带着救生圈却很难学会游泳。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提供一种即方便学习游泳,又能保障安全的游泳救生装置。
一种游泳救生装置,包括未充气的中空救生衣、充气瓶、充气管,所述救生衣上具有充气孔。所述充气瓶通过所述充气管与所述充气孔联通;所述充气瓶设置有一开关,用于控制所述充气瓶给所述救生衣充气。
一种游泳救生装置,包括未充气的中空救生圈、充气瓶、充气管,所述救生圈上具有充气孔。所述充气瓶通过所述充气管与所述充气孔联通;所述充气瓶设置有一开关,用于控制所述充气瓶给所述救生圈充气。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气瓶中装有压缩气体。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气瓶中装有液态二氧化碳。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气瓶中装有至少两种可以化学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气瓶中装有Al2(SO4)3和NaHCO3。
当游泳学习者穿上上述中空救生衣/套上救生圈后,因为救生衣和救生圈先期处于未充气装填,所以会比较贴身,对游泳学习的阻碍较小。当发生突发情况,游泳学习者可立即打开充气瓶上的开关,迅速给救生衣或救生圈充气,达到自救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游泳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的游泳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其为一实施例的游泳救生装置10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未充气的中空救生衣100、充气瓶122、充气管133。
救生衣100上具有充气孔111。充气瓶122通过充气管133与充气孔111联通。
充气瓶122设置有一开关,用于控制充气瓶122给救生衣100充气。
一个实施例中,充气瓶122中可以是压缩气体,如液态二氧化碳等。
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充气瓶122中可以至少两种可以化学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开关用于控制不同物质的接触。如灭火器中的Al2(SO4)3和NaHC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其化学反应式如下:
Al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嘉庆;廖建宽;曾瑞金,未经李嘉庆;廖建宽;曾瑞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26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