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钢模板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2451.4 | 申请日: | 201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4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杨帅;庞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11/12 | 分类号: | E04G11/12;G01N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周烽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模板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制作墙体模型和用于墙体模型水平加载的多功能钢模板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钢模板是用于混凝土浇筑成型的钢制模板,以其多次使用、混凝土浇筑成型美观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钢模板也是实验室浇筑混凝土或连续性介质材料墙体构件时常用的设备,通常的钢模板在拆模之后不会继续成为后续加载试验的装置。而该多功能钢模板不仅保留了作为模板使用的功能,同时还可以在三合土等泥土类墙体进行水平向加载的时候成为一种辅助装置,从而达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钢模板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钢模板及其应用,这种钢模板不仅具有普通模板的功能,还可以在墙体进行水平向加载的时候成为一种辅助装置,特别针对强度不高的三合土等泥土类材料制作的墙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钢模板,它包括:槽钢底梁、两根槽钢柱和若干块钢板等;其中,所述两根槽钢柱的平面端分别插入槽钢底梁的槽内两侧,并由圆钢筋限位,两根槽钢柱开口均朝外;若干块钢板从下至上依次紧贴,并由螺栓固定于槽钢柱两侧的翼缘板上;每块钢板上均焊接一根角钢,以增大钢板的平面外刚度,尽量减小胀模对墙体尺寸的影响。
一种上述多功能钢模板在浇筑或夯实墙体方面的应用,具体如下:在浇筑或夯实墙体时,先将槽钢底梁摆放就位,槽钢柱的平面端朝下,立在槽钢底梁两边并用圆钢筋卡牢,安装最下面的两块钢板并通过螺栓拧紧固定在槽钢柱上,形成一个槽,在其内部浇筑或夯实墙体,待墙体高度与铁板高度接近时,安装上面两块钢板继续浇筑或夯实墙体,重复此步骤直至墙体达到设计的高度值。经过墙体养护,再由上而下依次拆除钢板和两侧的槽钢柱。
一种上述多功能钢模板在墙体加载水平荷载试验方面的应用,具体如下:将槽钢柱的曲面一端朝下树立在墙体两侧,开口朝外,插入槽钢底梁的槽内,并用圆钢筋卡牢,一根槽钢柱与产生水平荷载的加载装置相连接,在加载过程中,两根槽钢柱可以以圆钢筋为轴心转动,从而将水平力均匀的传递到墙体侧面,可模拟实际房屋墙体受到的地震作用等水平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多功能钢模板,无论是钢板还是槽钢柱安装拆卸方便,只需要将圆钢筋穿过相应的孔洞并且把固定钢板和槽钢柱的螺栓拧紧即可完成安装,拆卸亦同,具有较好的使用灵活性,并且在水平向加载试验中将槽钢柱倒置还可以辅助完成加载,使得墙体侧面受力均匀。
附图说明
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多功能钢模板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多功能钢模板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多功能钢模板的侧视图;
图4是图1中的槽钢柱的外形平面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A断面图;
图6是图1中的槽钢底梁的外形平面示意图;
图7是图6的B-B断面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在墙体加载阶段槽钢柱的使用示意图。
图中,圆孔1、豁口2、孔洞3、槽钢底梁4、槽钢柱5、钢板6、角钢7、螺栓8、圆钢筋9、墙体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和效果将变得更加明显。
如图4和5所示,槽钢柱5的翼缘板上开有两个豁口2和若干个圆孔1,槽钢柱5的一端加工成平面,另一端加工成曲面。
如图6和7所示,槽钢底梁4的翼缘板上开有两个孔洞3。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多功能钢模板包括:槽钢底梁4、两根槽钢柱5和若干块钢板6。两根槽钢柱5的平面端分别插入槽钢底梁4的槽内两侧,并由圆钢筋9限位,两根槽钢柱5开口均朝外;若干块钢板6从下至上依次紧贴,并由螺栓8固定于槽钢柱5两侧的翼缘板上;每块钢板6上均焊接一根角钢7,以增大钢板6的平面外刚度,尽量减小胀模对墙体尺寸的影响。
本发明可用于浇筑或夯实墙体,具体如下:在浇筑或夯实墙体时,先将槽钢底梁4梁摆放就位,槽钢柱5的平面端朝下,立在槽钢底梁4两边并用圆钢筋9卡牢,安装最下面的两块钢板6并通过螺栓8拧紧固定在槽钢柱5上,形成一个槽,在其内部浇筑或夯实墙体,待墙体高度与铁板高度接近时,安装上面两块钢板6继续浇筑或夯实墙体,重复此步骤直至墙体达到设计的高度值。经过墙体养护,使得自身达到了一定强度,再由上而下依次拆除钢板6和两侧的槽钢柱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24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