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摸面板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2386.5 | 申请日: | 201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5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涵;施博盛;郑嘉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识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摸 面板 | ||
1.一种触摸面板,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一第一导电层、一绝缘层以及一第二导电层;其中,该第一导电层为一碳纳米管层,该碳纳米管层包括多个碳纳米管,且该多个碳纳米管沿一第一方向延伸;该第二导电层包括多个金属条,该多个金属条沿一第二方向延伸并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且该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条的材料为铝、银、铜、铁、钴或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条的厚度大于10纳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层包括至少一碳纳米管膜,该碳纳米管膜包括多个碳纳米管,该多个碳纳米管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膜中朝同一方向延伸的大多数碳纳米管中的每一碳纳米管与在延伸方向上相邻的碳纳米管通过范德华力首尾相连。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及多个第二电极,该多个第一电极间隔设置并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电连接,该多个第二电极间隔设置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层的同一侧。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同一侧,并与所述多个金属条一一对应且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包括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该第二表面与该第一表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导电层设置于该绝缘层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导电层设置于该绝缘层的第二表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的材料为印刷线路板、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醚砜、纤维素酯、丙烯酸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共混物、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共混物、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共混物、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混物或聚酰胺。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粘胶层,该粘胶层将所述第二导电层固定于所述绝缘层。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层的材料为光学胶、压敏胶、聚乙烯醇缩丁醛胶或丙烯酸酯胶。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层为一自支撑结构,该碳纳米管层直接铺设于所述绝缘层的表面构成第一导电层。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层通过蒸镀、溅射、喷涂或印刷的方式形成在所述绝缘层的表面。
15.一种触摸面板,其包括:
一第一基板;
一第一导电层,该第一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
一第一粘胶层;
一绝缘层,该绝缘层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该第二表面与该第一表面相对设置,该绝缘层的第一表面通过所述第一粘胶层层叠固定于所述第一导电层;
一第二导电层,该第二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绝缘层的第二表面,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为一碳纳米管层,该碳纳米管层包括多个碳纳米管,且该多个碳纳米管沿一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多个金属条,该多个金属条沿一第二方向延伸并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且该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设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第二粘胶层,该第二粘胶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绝缘层之间,将该第二导电层固定于所述绝缘层。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层为一自支撑结构,该碳纳米管层直接铺设于所述第一基板构成所述第一导电层。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层通过喷涂或印刷的方式形成在所述绝缘层的第二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识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识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238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控信号产生方法及触控显示器
- 下一篇:触控装置及其屏幕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