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级除尘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2274.X | 申请日: | 201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8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郭丰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丰亮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C10K1/02;C10J3/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级 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尘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生物质气化炉的除尘器。
背景技术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撑。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当前能源供应主要靠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而化石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和及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生态造成的巨大压力,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有大量的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产品加工副产品和能源作物等植物生物质产生。
而生物质气化技术正是以植物生物质为原料,采用热解法及热化学氧化法在缺氧条件下加热,使其发生复杂的热化学反应的能量转换过程,在反应条件下按照化学键的成键原理,变成一氧化碳、甲烷、氢气等可燃性气体的分子。最终利用这些气体进行集中供气、发电,从而可在某些情况下替代现有的煤电以及天然气。其不仅减轻了因焚烧秸秆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而且提高了秸秆的利用效果,并为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有效途径。
灰尘由于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人体的伤害,已经成为了制约生物质气化技术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如果不能对生物质气进行除尘,灰尘在燃烧后会排放到空气中,细微颗粒物能够进入人体的肺部,影响人体的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级除尘器,能够对裂解出的生物质气进行有效的除尘,除尘效率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级除尘器,包括:重力除尘器,旋风除尘器,过滤袋和壳体,还包括,进气口,连接口,出气口,所述重力除尘器包括沉降室,沉降室下方的积灰室,积灰室底部的灰尘出口,所述旋风除尘器包括旋风除尘室,旋风除尘室内部的排出管,旋风除尘室下方的积灰室,积灰室底部的灰尘出口。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重力除尘器的沉降室中有一块挡板。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壁的材质为耐高温的玄武岩纤维。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口与旋风除尘器采用切向进气方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多级除尘设计,能够对裂解出的生物质气进行有效的除尘,除尘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多级除尘器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重力除尘器,2、旋风除尘器,3、壳体,4、进气口,5、连接口,6、出气口,7、沉降室,8、灰尘出口,10、挡板,11、旋风除尘室,12、排出管,13过滤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一种多级除尘器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多级除尘器,包括:重力除尘器1,旋风除尘器2,过滤袋13和壳体3,还包括,进气口4,连接口5,出气口6,所述重力除尘器包括沉降室7,沉降室下方的积灰室8,积灰室底部的灰尘出口9,所述旋风除尘器2包括旋风除尘室11,旋风除尘室内部的排出管12,旋风除尘室下方的积灰室8,积灰室底部的灰尘出口9。
进一步的,所述重力除尘器1的沉降室7中有一块挡板10,用来挡住较大的灰尘颗粒,使之掉落到下方的积灰室8中。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内壁的材质为耐高温的玄武岩纤维。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口5与旋风除尘器2采用切向进气方式。
本发明中气体的流程如图中箭头所示:从进气口4进来的气体撞在挡板10上,较大的灰尘颗粒掉落到下方的积灰室8中,气体则从连接口5进入旋风除尘器中2,重力除尘器1只起一个初步除尘的作用;旋风除尘器2中的气体从排出管12排出,灰尘掉落到下方的积灰室8中;从旋风除尘器排出管12排出的气体最后经过过滤袋13,过滤掉剩余的灰尘,三重过滤方式,除尘效率极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丰亮,未经郭丰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22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氯镓酸离子液体催化制备烷基化油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交流永磁发电机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