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下行控制信息盲检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1355.8 | 申请日: | 201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76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王石磊;郭阳;刘瑞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L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梁丽超 |
地址: | 51805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行 控制 信息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盲检测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从长期演进(LTE)系统的物理层(PHY)获取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占用的资源组位置信息;从LTE系统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获取多个需要进行盲检测的用户设备(UE)的MAC层信息,根据MAC层信息获取多个UE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检测区域的分组信息;根据PDCCH占用的资源组位置信息和DCI检测区域的分组信息进行DCI盲检测。通过本发明,可以达到大量减少盲检测次数、运算时间,大幅提高运算效率、检测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盲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通信系统中,所有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简称为UE)的业务调度信息是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简称为PDCCH)下发的,每个UE的业务调度信息由一个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简称为DCI)携带。发送端的多个UE对其下行控制信息(DCI)的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LTE系统发送端UE的下行控制信息的处理流程图)。
LTE协议中规定了下行控制信息在每个子帧的前n(1<=n<=3)个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简称为OFDM)符号中的映射,顺序是先映射控制格式指示信息(Control Format Indication,简称为CFI),然后映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 Retransmission Quest,简称为HARQ)指示信息(HI),最后映射下行控制信息(DCI),因此UE侧在进行PDCCH检测之前,需要完成以下控制信道的检测,包括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简称为PB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hysicalControl Format Indicative Channel,简称为PCFICH)以及物理混合重传指示信道(Physical Hybrid retransmission Indicative Channel,简称为PHICH),控制信道检测的基本流程图如图2所示(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的接收端UE进行控制信道检测的基本流程图)。
通过检测PBCH信道可获取系统带宽、PHICH持续时间以及PHICH资源大小指示信息;通过检测PCFICH信道可获取该子帧中控制信息占用的OFDM符号数以及PCFICH占用的资源组位置;通过检测PHICH信道可获取PHICH占用的资源组位置,UE最后根据以上信息可获取PDCCH占用的资源组位置信息并进行解物理资源映射,PDCCH信道检测的基本流程如图3所示(图3是根据相关技术的接收端UE进行PDCCH检测的基本流程图)。
解扰后的PDCCH信息是小区内所有UE的DCI合并的结果,DCI的映射按照PDCCH格式(Format)完成。PDCCH Format是以控制信道单元(Control Channel Element,简称为CCE)集合水平为单位,共有4种,分别由1CCE、2CCE、4CCE、8CCE组成。其中,每个CCE包含9个资源粒子组(Resource Element Group,简称为REG),REG为下行控制信道资源映射的最小单元,包含4个能用于控制信道的资源粒子(Resource Element,简称为RE),其中,PDCCH Format、CCE、REG以及Payload(bit)关系如表1所示。
表1、Supported PDCCH format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13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