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赤斑病蚕豆的育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0826.3 | 申请日: | 201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8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杜成章;张继君;陈红;曾宪琪;王萍;邬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穆祥维 |
地址: | 401329***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赤斑病 蚕豆 育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蚕豆新品种的选育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抗赤斑病的蚕豆新品种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蚕豆赤斑病(Chocolate spot)是由蚕豆灰葡萄孢及葡萄孢真菌(Botrytis fabae Sard和B.fabae.sard.)引起的,是世界蚕豆产区的主要病害,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和该病流行的主要蚕豆生产国均将蚕豆品种对赤斑病的抗性列为育种主要目标之一。
2001~2007年平均,全世界干蚕豆生产面积为267.36万公顷,总产445.78万吨,其中,中国生产面积为114.31万公顷,总产209.26万吨,分别占世界的42.76%和46.94%。长江中、下游和东南、西南的一些蚕豆产区,常因赤斑病流行而使产量极不稳定,其中长江流域的发病率最高,通常年份发病率在30%左右,大多数发病区域病情指数高于50%,蚕豆产量损失超过30%,严重的田块超过50%。因此,培育抗赤斑病蚕豆新品种,研究蚕豆赤斑病的综合防治技术,积极推广高效的防控措施,是蚕豆获得高产稳产的重要工作。
现有技术中,利用有性杂交育种技术对蚕豆进行遗传改良,主要集中在提高产量方面。但是,在抗赤斑病蚕豆品种改良方面却进展缓慢,成效极为有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赤斑病蚕豆的育种方法。该育种方法具有育种简单,能在蚕豆赤斑病常年保持高水平发病的高压环境下直接筛选,育种周期短,盲目性小,效率高等优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赤斑病蚕豆的育种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组配亲本组合:选择综合性状好、高产、优质的蚕豆种质与高抗赤斑病的蚕豆种质组配亲本组合,得到杂交种;
(2)回交:杂交种(♂)与步骤(1)中的高抗赤斑病的蚕豆种质抗性亲本(♀)进行一次回交,将回交后代BF1自交加代到BF2或BF3;
(3)高压环境选择:选择在11月15日~4月20日,平均每天蚕豆冠层上的露水停留时间超过上午9时、且连续3年内高发蚕豆赤斑病的地块;
(4)高压筛选:将回交杂种后代BF2或BF3放在步骤(3)的高压环境中,单株单粒种植,选择抗赤斑病蚕豆单株;
(5)高产压力筛选:筛选出的抗赤斑病蚕豆单株在下一世代种植,在后期分离世代中选择高产优良单株;
(6)获得抗赤斑病、高产蚕豆品种或品系:经过多世代的赤斑病高发环境和高产压力筛选,进行定向培育获得高抗赤斑病蚕豆品种或品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育种方法具有育种方法简单,能在蚕豆赤斑病常年保持高水平发病的高压环境下直接筛选,育种周期短,盲目性小,效率高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抗赤斑病蚕豆的育种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组配亲本组合:选择综合性状好(综合性状好是指单株结荚数多、有效分枝数多、不倒伏、无明显缺点)、高产、优质的蚕豆种质与高抗赤斑病的蚕豆种质组配亲本组合,得到杂交种。
(2)回交:杂交种与步骤(1)中的高抗赤斑病的蚕豆种质抗性亲本进行一次回交,将回交后代BF1自交加代(就是将BF1自交繁殖,从而达到增加世代的目的)到BF2或BF3。
(3)高压环境选择:选择在11月15日~下一年的4月20日,平均每天蚕豆冠层上的露水停留时间超过上午9时,且连续3年内高发蚕豆赤斑病(成胡10号或其他蚕豆品种赤斑病发病率大于98%,病情指数大于75%)的地块。
(4)高压筛选:将回交杂种后代BF2或BF3放在步骤(3)的高压环境中,单株单粒(指每穴播种一颗种子,每穴一株蚕豆)种植,选择抗赤斑病蚕豆单株。
(5)高产压力筛选:筛选出的抗赤斑病蚕豆单株(赤斑病抗性达“抗病(R)” 以上)在下一世代种植,在后期分离世代中选择高产优良单株。
(6)获得抗赤斑病、高产蚕豆品种或品系:经过多世代的赤斑病高发环境和高产压力筛选,进行定向培育获得高抗赤斑病蚕豆品种或品系。
下面以高抗赤斑病的蚕豆种质D2008-3-35(2006年在渝西作物试验站蚕豆赤斑病高压选择试验田,从“云147”品系中得到一株蚕豆抗赤斑病突变体,经连续3年自交和夏季在贵州威宁加代而获得的、稳定的、高抗赤斑病的蚕豆新品系D2008-3-35,其赤斑病抗病等级达到国际的高抗(HR)标准,是目前赤斑病抗性最高的冬蚕豆新品系)作为抗性亲本,进一步说明抗赤斑病蚕豆的育种方法,其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未经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08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连接管式进排气调节系统
- 下一篇:一种立式钢琴的导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