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头痛的药物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0659.2 | 申请日: | 201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0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麻纪斌;肖志强;殷雁鸣;王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新药技术开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K36/66 | 分类号: | A61K36/66;A61P25/00;A61P25/06;A61P29/00;A61K36/23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7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头痛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组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头痛的药物。
背景技术
头痛源于《素问·风论》,据其病因而有“脑风”、“首风”之名,认为乃外在风邪寒气犯于头脑而致,后经历代医家论述和发挥,其内容日趋丰富和完善,仲景《伤寒论》六经条文中有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厥阳病头痛。《东恒十书》指出外感和内伤均可引起头痛,根据病因和症状不同而有伤寒头痛、湿热头痛、偏头痛、真头痛、气虚头痛、血虚头痛、气血俱虚头痛、厥逆头痛等,还补充了太阴头痛和少阴头痛,从而为头痛分经用药创造了条件。正如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头痛大法分内外之因》总结说:“头痛自内而致者,气血痰攻,五脏气郁之病,东恒论气虚,血虚,痰厥头痛之类是也;自外而致者,风寒暑湿之病,仲景伤寒,东恒六经之类是也。”
多数学者认为风、火、痰、瘀是致病的重要因素。风寒侵袭、脉络瘀阻;情志不遂、气滞血瘀;脾失健运、痰浊阻窍:肝肾阴虚、肝火上扰为其病机。气血阴亏,脑窍失养也是发病的一个关键。由此可以看出,偏头痛的发病常为虚实挟杂,即有风、火、痰、瘀作为致病要因,又有气虚、血亏、肝肾不足作为内在病理基础。尤其值得提出的是:外伤、情志不遂、疲劳及女性月经来潮均可成为该病的诱因。
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机理可能是因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失常引起血管痉挛或持续扩张,使血流受阻,参以体液因子的异常所致。根据其临床表现及发病特点等,病机总属于肝经风火上扰,淤血阻络。从临床来看,本病虽有轻重之分,但病情大多相似,寒热虚实变化不甚明显。因此肝经风火上扰,淤血阻络是本病主要的也是具有普遍性的病机。故其治宜清热平肝熄风,活血通络止痛。
中医对偏头痛主要是按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治疗思想是理气活血、疏风止痛、平肝潜阳。常用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有川芎、天麻、当归、元胡以及由这些药物为主药制成的单味和复方制剂。西医治疗急性期发作的偏头痛主要采用镇静止痛药、前列腺素抑制药、麦角胺疗法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也可采用封闭疗法。
《神农本草经》谓川芎“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主治秘要》云“芎穹有四,少阳引经一也,诸头痛二也,诸轻阳三也,湿气在头四也。”张元素云“芎穹上行头目,下行血海”,李杲曰:“头痛需用川芎,如不愈,加各引经药,太阳羌活,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太阴苍术,厥阴吴茱萸,少阴细辛。”《本草纲目》曰:“芎穹,血中气药也,肝苦急以辛补之,故血虚者宜之;辛以散之,故气郁者宜之。”“此药上行,专治头脑诸痛。”朱丹溪云:“川芎能治诸经气郁,亦能治头痛、偏正头风。”如《御药院方》载有:“气虚头痛,其川芎为末,脂茶调服二钱,甚捷。妇人产后头痛一服即愈。”《集简方》载:“气厥头痛,妇人气盛头痛及产后头痛,川芎、天台、乌药等分。为末,水煎服。”《斗门方》曰:“偏头风痛,京芎细锉,酒浸服之。”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头痛的药物,是利用川芎元进行组方,该组方制成药物之后能够减轻偏头痛,同时还有镇痛作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治疗头痛的药物,由中药组方后作为原料药制成,所述的中药组方包括川芎和元胡,其中川芎∶元胡的质量比为(20~80)∶(80~20)。
所述的用于治疗头痛的药物,以质量比计,所述的川芎:元胡≥1。
一种用于治疗头痛的药物,其药用活性成分提取自川芎和元胡的混合物,所述的提取是按川芎∶元胡=(20~80)∶(80~20)的质量比混合后,用体积浓度50~80%的乙醇浸泡后加热回流提取或者用体积浓度50~80%的乙醇渗漏提取,收集提取液后浓缩、干燥得到药用活性成分。
所述的用于治疗头痛的药物,是由所述药用活性成分添加辅料制成口服药物或凝胶制剂。
所述的口服药物为药用活性成分添加辅料制成泡腾颗粒或泡腾片,所述的辅料包括聚乙二醇、柠檬酸和碳酸氢钠。
所述的凝胶制剂为药用活性成分添加辅料制成经鼻腔给药的原位凝胶制剂,所述的辅料包括泊洛沙姆407。
一种用于治疗头痛的药物,其药用活性成分包括川芎挥发油提取液和元胡提取物,川芎加水浸泡后加热提取挥发油得到川芎挥发油提取液;元胡用50~80%的乙醇回流提取,收集回流提取液后浓缩、干燥得到元胡提取物,将川芎挥发油提取液包合后与元胡提取物、辅料混合后制剂;以原料药的质量比计,川芎∶元胡=(20~80)∶(80~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新药技术开发中心,未经陕西新药技术开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06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