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培养药用真菌竹黄的培养基配方及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0572.5 | 申请日: | 201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0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林海萍;张昕;周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1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培养 药用 真菌 竹黄 培养基 配方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培养基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培养药用真菌竹黄的培养基配方及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竹黄为肉座菌科寄生菌,其子座性温味淡,俗称竹花、竹赤团子、竹三七、血三七、竹参、竹茧或苦竹花,具有止咳祛痰、舒筋活络、祛风利湿、补中益气、活血补血、散瘀通经活血、营气卫血、破瘀止痛、恢复组织机能、增强体质之功效,主治虚寒胃痛、风湿性关节炎百日咳、坐骨神经痛、跌打损伤、筋骨酸痛、四肢麻木、腰背劳损、贫血头痛等症。早在明代李时珍的巨著《本草纲目》中就有如下记载:“竹黄、又名天竺黄,味甘、寒、无毒。主治小儿惊风、去除风热、镇心明目、滋养五脏”。
民间多用竹黄浸酒,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及虚寒胃痛、小儿惊风、急性肝炎等等,是我国常用的重要中药资源。竹黄在不同生境竹林中的寄生状况亦有很大差别:在山凹洼地或阴坡湿润阴凉生境中的竹林中寄生率最高,在纯竹林中的寄生率高于混交林中的寄生率。平均寄生率分别为短穗竹18.47%,苦竹11.26%,雷竹0.83%,篌竹3.33%,其中苦竹属为寄主新记录。每年5月下旬至6 月上旬为竹黄最佳生长发育期, 也是其最佳采收期。竹黄菌可在22℃—28℃生长。菌丝的发育最适温度22℃—25℃,湿度为65%—75%左右。子实体发育在25℃—28℃,并需80%以上的湿度,多于春季雨后发生。竹黄生长发育需要散射光,阳光直射处子实体发生较少。竹黄主要分布于浙江、四川、江西、江苏、湖北、湖南、安徽、贵州、福建、云南等中国东南方部分省份,另外,在亚洲的日本也有分布,其他国家则未见报道。但随着人类社会的日益发展、农村的城市化、荒山的开垦利用与环境的破坏,竹黄菌的寄主植物越来越少,进而导致菌种资源逐年递减,面临物种灭绝的危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培养药用真菌竹黄的培养基配方及制备工艺的技术方案,其安全无毒,简便有效,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效果优良。
所述的一种培养药用真菌竹黄的培养基配方,其特征在于含有营养液21-37%,糖份8-19%,菌类2-11%,增效成分5-16%,矿泉水30-56%;
所述的营养液为等量竹叶、鲜玉米、苹果、紫薯、茯苓榨汁制成;所述的糖份为饴糖、红糖、甘露糖、果糖、麦芽糖、半乳糖、乳糖、木糖、葡萄糖、蔗糖、鼠李糖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所述的菌类为酵母菌、枯草杆菌、双歧杆菌、嗜乳酸杆菌、拉曼乳杆菌、蜡样芽胞杆菌、中介链球菌、鼠李糖乳杆菌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所述的增效成分为硝酸钾、硝酸钠、硫酸镁、磷酸氢二钾、硫酸亚铁、硝酸铵、硫酸铵、硫酸铜、钼酸钠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
所述的一种培养药用真菌竹黄的培养基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液的含量为23-34%,优选为27-31%。
所述的一种培养药用真菌竹黄的培养基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糖份的含量为9-16%,优选11-15%。
所述的一种培养药用真菌竹黄的培养基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类的含量为3-10%,优选为5-9%。
所述的一种培养药用真菌竹黄的培养基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效成分的含量为7-15%,优选为8-13%。
所述的一种培养药用真菌竹黄的培养基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矿泉水的含量为31-53,优选为32-49%。
所述的一种培养药用真菌竹黄的培养基配方的制备工艺,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等量竹叶、鲜玉米、苹果、紫薯、茯苓,粉碎捣烂榨汁,用4层纱布过滤除去渣滓,收集汁液混匀而成营养液,备用;
2)按照重量百分含量为营养液21-37%、糖份8-19%、菌类2-11%、增效成分5-16%、矿泉水30-56%的比例称取上述物质,混合充分搅拌均匀,于120-135℃灭菌20-50min,即得培养基。
所述的一种培养药用真菌竹黄的培养基配方的制备工艺,特征在于步骤2)中:灭菌温度为125-132℃,优选128-130℃;灭菌时间为25-45min,优选30-40min。
上述一种培养药用真菌竹黄的培养基配方及制备工艺,含有竹黄菌生存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能很好的满足竹黄菌的生长所需养料,缩短培养周期,提高竹红菌素产量和质量,且培养效果好,培养出来的竹黄与自然界中竹黄的质量无明显区别,该培养基制作简便,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廉。该培养基配方可在实验室人工培养和工业上大面积生产开发竹黄竹红菌素上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未经浙江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05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辅助空气能热泵
- 下一篇:一种醋氯芬酸肠溶微囊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