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备电极丝切断功能的电火花线切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0426.2 | 申请日: | 2012-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6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稻叶治虎;西川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那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H7/02 | 分类号: | B23H7/02;B23H7/10;B23H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李家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备 电极 切断 功能 电火花 切割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电极丝切断功能、自动金属丝接线功能及断线修复功能的电火花线切割机。
背景技术
在电火花线切割的自动电极丝的接线时进行的电极丝切断动作是为了通过在加工被加工物的动作中切割并除去电极丝的断线部位、电极丝的弯曲部位、或在电极丝的表面具有缺陷的部位,再次产生具有对电极丝的接线必要的漂亮的电极丝表面的电极丝的前端部而实行的。
利用退火(anneal)进行电极丝的切断动作如例如日本特开平6-304819号所公开的那样,是公知的技术。在该技术中,通过在利用一对通电电极(夹持部电极和检测部电极)夹紧进行退火的电极丝后通电,利用制动辊对由于由电阻力产生的发热而软化了的电极丝产生向绕回方向的切断拉力,同时利用上管内冷却空气或冷却水将发热位置控制在喷嘴附近的一定位置并进行拉伸切断,结束切断动作。
在此,使用图9~图14说明利用退火进行电极丝的切断动作的现有技术的问题点。
图9是说明电极丝的切断开始的前阶段的图。作为电极丝11的切断开始的前阶段,如图9所示,为了进行电极丝11和上管21内部的清洗,开始吹风。此时,通电侧的夹持部电极20a和夹紧侧的夹持部电极20b处于未夹紧电极丝11的状态。另外,构成检测部的一对检测电极22也处于未夹紧电极丝11的状态。
图10是说明用于退火的通电开始的图。在开始向电极丝11通电时,如该图所示,利用夹持部电极20a、20b夹紧电极丝11,并且,利用检测电极22夹紧电极丝11。另外,夹持部电极20a、20b通过利用制动辊18开始施加退火转矩并拉伸电极丝11,利用能相对于该电极丝11的相对移动的力夹紧电极丝11。并且,通过电极丝11开始对夹持部电极20a、20b和检测部电极22进行用于退火的电流的通电。另外,以后将该通电开始称为“退火通电开始”。
电极丝11由于通电而发热并软化。在与退火通电开始同时地利用制动辊1 8的旋转转矩对该电极丝11向绕回方向施加张力。另外,以后将与退火通电开始同时地施加的张力称为“退火转矩”。另外,在用于退火的通电中,为了控制电极丝11的切断位置和笔直性,停止上管21内的清洗空气的供给,电极丝11利用切断空气冷却。为了使电极丝11笔直而冷却的切断空气与清洗空气相比,单位时间的流量少。
图11是说明从退火开始到切断的图。为了增大对电极丝11施加的拉伸力,如该图所示,从退火转矩转换为切断转矩。该切断转矩与退火转矩相同,通过以将电极丝11向绕回方向拉伸的方式控制制动辊18的旋转转矩而施加。该切断转矩比退火转矩大。另外,将清洗上管21内部及电极丝11的清洗空气向切断空气转换。被退火而软化了的电极丝11利用切断转矩进一步延伸,并且在此时与通电侧夹持部电极20a及夹紧侧夹持部电极20b摩擦。这样,由于电极丝11与夹持部电极20a、20b摩擦,由电极丝11产生的丝金属粉附着在夹持部电极20a、20b的表面上。
并且,利用切断转矩,电极丝11被卷起,在检测部的电极的部位被切断。夹持部电极20a、20b和检测部22的电极间的电极丝11的大部分处于贯通上管21内部的状态,并且,利用在该上管21内流动的切断空气进行冷却。因此,电极丝11不会在上管21内被切断地在检测部22的电极的部位被切断。
图12是说明从电极丝11的切断结束到接线开始的图。若电极丝11的切断结束,则在卷绕电极丝11的方向15上开始送丝。此时,由于电极丝11与夹持部电极20a、20b摩擦,丝金属粉附着在这些夹持部电极20a、20b的表面。
在上述的技术中,在利用制动辊18的退火转矩将被退火的电极丝11向绕回方向14拉伸时,发热了的电极丝11由于通电而与进行夹紧的夹持部电极20a、20b的表面摩擦,使丝金属粉附着在这些夹持部电极20a、20b的表面。因此,若反复电极丝11的多次(200~300次左右)的切断动作,则丝金属粉留在夹持部电极20a、20b的表面,导致其表面凹凸不平。若利用这种状态的夹持部电极20a、20b进行电极丝11的切断动作,则如图13所示,在使用于电极丝11的切断的电流通电时,该电极丝11与夹持部电极20a、20b的表面不密合而为不稳定的接触状态,产生振动,而使微小放电多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发那科株式会社,未经发那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04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