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杂黄铜除铝复合剂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0152.7 | 申请日: | 201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0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张煜;洪燮平;王永如;张学士;巢国辉;张翼;邵德忠;李密;朱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5/00 | 分类号: | C22B15/00;C22B7/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 代理人: | 杨高 |
地址: | 31503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铜 复合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合金除铝剂,特别是关于废杂黄铜的一种除铝复合剂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是铜消费大国,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铜矿资源相对紧缺,铜需求量与矿铜产量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预计2012年中国的精铜消费将达到785万吨,比2011年增长6.4%,国内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缺口维持在210万吨左右的水平。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就是合理利用再生铜资源,废杂铜的循环利用具有能量消耗低、生产成本低、环境条件较好以及可减缓天然资源的消耗量等众多优点。因此,废杂铜的回收循环利用成了弥补需求缺口的一条必由之路。此外,我国政府和有关企业对废杂铜的回收利用历来十分重视,国务院近期出台的有色金属行业振兴规划也提出了“要加大再生资源利用,促进资源综合回收”的口号。但是,对于废杂黄铜来说,原料成分复杂,在配料过程中,铝、铁等元素易出现较大波动,导致客户严格控制要求的铝、铁等化学元素超标,这样就大大限制了废杂黄铜资源的再生。研制一种废杂黄铜除铝剂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杂黄铜除铝复合剂,能有效结合铜熔体中铝,造渣能力强、炉渣含铜少、除铝效果好,能迅速聚集上浮炉渣。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废杂黄铜除铝复合剂,其组成含量为:20~40wt%硼酸盐或硼的氧化物、20~30wt%铜的氧化物、30~40wt%碳酸盐、5~10wt%氯化钠和5~10wt%冰晶石。
作为优选,废杂黄铜除铝复合剂,其组成含量为:25~35wt%硼酸盐或硼的氧化物、20~25wt%铜的氧化物、30~35wt%碳酸盐、5~10wt%氯化钠和5~10wt%冰晶石。
上述铜的氧化物可以是氧化铜或氧化亚铜的一种或二种;碳酸盐可以是碳酸钙或碳酸钠的一种或二种。
废杂黄铜除铝复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硼酸盐、铜的氧化物、碳酸盐、氯化钠和冰晶石分别放入烘箱的烘槽中烘干,烘干温度220~270℃,保温4~5小时;
b)、将上述经烘干原料分别进行球磨60~80目过筛;
c)、将上述经球磨的粉料按配料组成称重,在搅拌机内充分搅拌均匀,空气冷却后包装。
废杂黄铜除铝复合剂的使用方法,废杂黄铜在熔炼炉内熔化完全并扒渣后,将除铝复合剂均匀铺洒在熔体表面,通过人工搅拌,使其在整个熔炉内充分混合,捞去上浮炉渣。
在废杂黄铜熔炼作业中,铜合金熔化后,向铜熔体中添加本发明的除铝复合剂后,有效成分在高温时能在铜液中将铝进行氧化,同时,该有效成分在高温时的稳定性要高于氧化锌,可避免锌的氧化。
除铝剂在铜液中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熔剂中有效成分硼酸盐或硼的氧化物在除铝过程中主要发生的反应:
(1)硼酸盐或硼的氧化物除铝主要反应:
Al+O2→Al2O3
B+O2→B2O3
B2O3+Al→B+Al2O3
氧化铝在高温时的稳定性要高于氧化硼,氧化硼在高温时能在铜液中将铝进行氧化。
(2)氧化亚铜除铝主要反应:
Cu+O2→Cu2O
Al+O2→Al2O3
Cu2O+Al→Cu+Al2O3
Cu2O+Zn→Cu+ ZnO
(3)氯化钠除了降低炉渣熔点,另外,部分氯化钠与熔体中铝反应,生成的氯化铝在高温下易挥发,并促进了化学反应向右进行;
(4)碳酸盐在高温下快速分解产生微小气泡,增大炉渣的浮力和流动性,排除铜熔体中夹杂氧化铝;
(5)冰晶石熔点1000℃左右,熔解后的冰晶石可以除去氧化物氧化膜媒壳,能增强熔剂中有效成分对铝的化学作用。
利用本发明的复合除铝剂产生的炉渣轻且蓬松,操作容易,炉渣含铜量在10%以下,再生黄铜中铝含量明显下降。而且本复合剂的制备和使用都符合环保要求,安全可靠。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01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间断供电系统电池在线检测模块
- 下一篇:电路延时时间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