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手持设备的文字拷贝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9888.2 | 申请日: | 2012-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2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曾元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1 | 代理人: | 满群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手持 设备 文字 拷贝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机交互和计算机文字输入,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智能手持设备的文字拷贝方法,尤其应用于智能手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智能手机上复制文字,在标记的时候,须要拖拉标记框,造成:第一、操作起来不是很方便,非常需要耐心,稍有不慎会多选或者少选了文字;第二、在进行标记的时候只能是进行整行标记和,并不能对任意一块文字进行标记。另一方面,手机屏幕小且目前主流操控都是手指,传统计算机上灵活便捷的拷贝方式无法有效适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基于智能手持设备的文字拷贝方法,能提高文字拷贝的交互效率和正确度。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这样解决:构建一种基于智能手持设备的文字拷贝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01)进入到包含文字的界面或窗口;
102)通过人机交互接收用户的文字拷贝指令;
103)识别用户在触摸屏上所画曲线或轨迹;
104)判断是否封闭区域?是选取该区域,否则选取所述曲线或轨迹首尾连接后的对应区域;
105)通过人机交互接收并判断是否提取文字?是,进入下一步,否则返回步骤103);
106)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式提取被选取区域中文字并保存到临时数据区。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智能手持设备的文字拷贝方法,所述步骤102)包括识别并根据用户长按所述界面或窗口弹出菜单列表,再接收用户点击所述菜单列表中“复制”菜单的指令。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智能手持设备的文字拷贝方法,所述步骤104)还包括改变被选取区域的背景色和/或亮度。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智能手持设备的文字拷贝方法,该该文字拷贝方法在步骤106)后还包括复原被选取区域的背景色和/或亮度。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智能手持设备的文字拷贝方法,所述文字是包括阿拉伯数字、中文或英文在内的计算机显示字符。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智能手持设备的文字拷贝方法,所述步骤106)还包括过滤图片。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智能手持设备的文字拷贝方法,所述步骤106)还包括过滤无法识别的计算机显示字符。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智能手持设备的文字拷贝方法,所述智能手持设备包括智能手机、MP4或平板电脑。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智能手持设备的文字拷贝方法,针对目前文字拷贝方法,较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无须标记,可以一次性随意选取想要复制的文字;
2、与其他手指触控交互不冲突并融为一整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优选具体实施例触摸屏安卓(Andriod)智能手机上的手势文字拷贝交互软件程序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优选具体实施例触摸屏Andriod智能手机上的手势文字拷贝交互软件程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01)进入到任意带有文字界面;
302)通过人机交互接收用户选择复制指令;
303)用户通过手势在触摸屏上画一个标记的区域。
304)判断是否封闭区域?是,选取该区域进入步骤306),否则进入下一步;
305)选取所述手势在触摸屏上所画的曲线或轨迹首尾连接后的对应区域;
306)通过人机交互接收并判断是否提取文字?是,进入下一步,否则返回步骤303);
307)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式提取被选取区域中文字并保存到临时数据区。
其中:
步骤302)包括识别并根据用户长按所述界面或窗口弹出菜单或菜单列表,再接收用户点击“复制”/“文字拷贝”菜单的指令;所述菜单列表包括“复制”/“文字拷贝”菜单;
步骤304)还包括改变被选取区域的背景色和/或亮度;
步骤306)包括弹出是否提取文字对话框;
步骤307)后还包括复原被选取区域的背景色和/或亮度。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98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鼠标
- 下一篇:杂色鲍血蓝蛋白Ⅰ和Ⅱ型亚基基因及克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