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于地下矿山大产能、低成本嗣后充填的采场结构布置方式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9627.0 | 申请日: | 201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17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胡永泉;张传信;赵继银;喻六平;张鹏;刘培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41/16 | 分类号: | E21C41/16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常前发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于 地下 矿山 产能 低成本 嗣后 充填 结构 布置 方式 | ||
1.一种适于地下矿山大产能、低成本嗣后充填的采场结构布置方式,沿脉巷道(8)布置在采场的两侧,沿脉巷道(8)的侧边布设有溜井(14)和人行通风天井(13),其特征在于:将井下厚大矿段组合划分为多个开采盘区(1),在各个盘区划分成3~6个连续采场(2),在盘区(1)边缘划出一个盘区间柱(3),垂直方向上布置有盘区顶柱(4)和盘区底柱(5),盘区底柱(5)的侧面为斜面;所述的盘区顶柱(4)内设有充填巷道(15);在沿脉巷道(8)之间的设有穿脉巷道(9)、出矿巷道(10)、拉底巷道(16),穿脉巷道(9)位于盘区间柱(3)底部,出矿巷道(10)位于盘区底柱(5)内;拉底巷道(16)位于盘区底柱(5)之间,拉底巷道(16)采用中深孔爆破、切割形成拉底空间,最终形成采场堑沟(11);在采场堑沟(11)、出矿巷道(10)之间设有出矿进路(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地下矿山大产能、低成本嗣后充填的采场结构布置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盘区(1)长度60~100m、盘区间柱(3)宽度20~30m;盘区采场(2)数量4~6个;每个盘区采场(2)宽度10~18m、长度30~90m、高度40~90m;盘区顶柱(4)和盘区底柱(5)的高度分别为10~15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962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末除碳用回转炉
- 下一篇:物料排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