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洗涤试验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9024.0 | 申请日: | 201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4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崔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贝尔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洗涤 试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试验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电池洗涤试验机。
背景技术:
现在手持电子产品风靡全球,手持电子产品用的锂电池安全要求也越来起高,由于手持电子产品的使用环境,手持电子产品很容易遇到水、液体物的侵蚀,以防止电池在遇到水、液体物的侵蚀发生损坏,从而对整个电子产品造成损害,因此在选用电池时,需要对电池进行可靠性测试,对电池进行遇到水、液体物的侵蚀,以判断电池抗液体物侵蚀的性能。
但是,行业内对手持电子产品电池进行遇到水、液体物的侵蚀测试,完全靠人工或分步进行,测试时间长,测试精度不高,费时又费力,全自动式电池洗涤试验机是目前行业的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池洗涤试验机,其结构设计科学,解决了电池洗涤完全靠人工分步进行,大大的缩短了测试时间,提高了测试精度,省时又省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其包括架体、测试箱体,转动桨、洗涤箱,架体设有测试箱体,测试箱体的下部设有洗涤箱,测试箱体内设有转动桨,测试箱体内侧面设有烘干装置,转动桨的输入端连接驱动电机,洗涤箱为可升降结构的箱体,洗涤箱上升与测试箱体的上边沿形成一个密封腔体,架体上设有控制面板与水箱、测试门,洗涤箱通过管道与水箱导通。
所述的洗涤箱通过马达、传动丝杆上下行程。
所述的烘干装置由鼓风机、发热丝形成一个回流烘干道。
所述的洗涤箱安装在支架上,洗涤箱的上下行程分别由两个感应器控制。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测试箱体的下部设有洗涤箱,测试箱体内设有转动桨,测试箱体内侧面设有烘干装置,转动桨的输入端连接驱动电机,洗涤箱为可升降结构的箱体,洗涤箱上升与测试箱体的上边沿形成一个密封腔体,架体上设有控制面板与水箱,洗涤箱通过管道与水箱导通,其结构设计科学合理,解决了电池洗涤完全靠人工分步进行,大大的缩短了测试时间,提高了测试精度,省时又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包括架体1、测试箱体2,转动桨3、洗涤箱5,架体1设有测试箱体2,测试箱体2的下部设有洗涤箱5,测试箱体2内设有转动桨3,测试箱体2内侧面设有烘干装置61,转动桨3的输入端连接驱动电机4,洗涤箱5为可升降结构的箱体,洗涤箱5上升与测试箱体2的上边沿形成一个密封腔体,架体1上设有控制面板7与水箱8、测试门11,洗涤箱5通过管道与水箱8导通。
所述的洗涤箱5通过马达52、传动丝杆53上下行程。
所述的烘干装置61由鼓风机6、发热丝形成一个回流烘干道。
所述的洗涤箱5安装在支架51上,洗涤箱5的上下行程分别由两个感应器控制。
本发明图1、图2中为了显示内部结构,特去掉上盖板、右盖板、后盖板,使用时要安装上盖板、右盖板、后盖板,图2是去掉架体1后的内部结构图。
下面为了更好的说明,特将本发明的工作原理说明如下:使用时,首选将测试的电池放在转动桨3并固定,关上测试门11,启动控制面板7的控制,使洗涤箱5上升与测试箱体2的上边沿形成一个密封腔体(马达52、传动丝杆53工作),洗涤箱5上升与下降都会受两个感应器控制(两个感应器分别设置在行程上止点与行程下止点),洗涤箱5上升与测试箱体2的上边沿形成一个密封腔体时,马达52、传动丝杆53停下,往水箱8加水,加水到实验槽后停止加水,进行配液,配置PH值为11.0±01的溶液(可使用质量分数为0.004%的NaOH溶液),使洗涤箱5内的加热器(图中未示出)进行工作,加热器对溶液进行加热至45±2℃,测试的电池放在转动桨3进入溶液内进行浸泡(测试的电池中心距液面高度为300mm±20mm),浸泡0.5H左右,驱动电机4工作,驱动转动桨3转动,转速为60周/分,30左右分钟后,洗涤箱5自动排水,然后,驱动转动桨3转动进行脱水,移除测试的电池上的溶液,转速为800周/分,10分钟后,洗涤箱5下降至行程下止点时,马达52、传动丝杆53停下,洗涤箱5上升与测试箱体2的上边沿脱离,烘干装置61发热由鼓风机6将热量吹入测试箱体2对测试的电池进行烘干,温度为45±2℃,若测试的电池还能继续充电、放电,则按照规定的充电、放电方法,继续进行一次放电、充电循环后结束试验,若测试的电池不能继续充电、放电,则整个测试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贝尔试验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贝尔试验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90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