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基步进频分时测角雷达空间非合作目标成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8891.2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0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宋大伟;尚社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13/90 | 分类号: | G01S13/90;G01S7/3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安丽 |
地址: | 710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步进 分时 雷达 空间 合作 目标 成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基步进频分时测角雷达空间非合作目标成像方法,属于天基雷达跟踪成像领域,用于对空间非合作目标进行高分辨跟踪成像,输出目标的二维图像信息。
背景技术
空间非合作目标远距离探测要求天线具有高的增益,因此天线波束宽度一般较窄;同时,由于空间飞行器相对运动速度巨大,因此,在成像时间内,空间非合作目标将超出波束范围,无法得到理想的ISAR成像效果。例如,天基雷达波束宽度1.3°,如图1所示,假设系统所需的ISAR成像分辨率为0.15m,则成像相干积累转角为4.2°。由于成像相干积累转角大于波束宽度,因此必须在成像的同时实时跟踪测量目标,修正目标角度偏量,使目标始终处于波束照射区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天基步进频分时测角雷达空间非合作目标成像方法,采用边跟踪边成像的方法对目标进行测量和高分辨成像,将雷达跟踪信号嵌入到成像信号中,完成步进频脉冲综合、ISAR成像和单脉冲测角功能。通过合理的发射波形时序设计,在完成目标成像所需的时间内,保证目标始终处于雷达波束宽度之内,解决ISAR成像时间内目标超出波束宽度范围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天基步进频分时测角雷达空间非合作目标成像方法,步骤如下:
(1)设置雷达参数,包括:波束切换时间T1、处理周期时间间隔和距离分段起始点;
(2)当雷达捕获到目标之后,在一个测量周期内,雷达按照步骤(1)中设置的参数发射步进频综合脉冲信号并接收目标回波信号,进行步进频综合脉冲处理,合成宽带高分辨信号;
(3)雷达发射单脉冲测角信号,之后雷达利用和波束接收目标的回波信号,下一个脉冲重复周期,雷达采用方位差波束对目标的回波信号进行接收,再下一个脉冲重复周期,雷达采用俯仰差波束对目标的回波信号进行接收,以上三个脉冲重复周期即完成了一次测角信号的接收;;
(4)重复步骤(3),重复次数与相干积累脉冲个数Nacc相等,即完成了一组测角信号的接收,之后根据单脉冲测角原理对目标的角度信息进行解算,得到目标方位角和俯仰角;
(5)根据步骤(4)得到目标方位角和俯仰角调整天线的波束中心指向,之后返回步骤(2),直到天线被调整的满足预设的等效积累转角,进入步骤(6);
(6)根据ISAR算法对步骤(2)中合成的宽带高分辨信号进行处理,从而得到目标的二维图像输出。
所述波束切换时间T1应满足:
T1≤2Rmin/c-τ;
其中,τ为雷达的脉冲时宽,Rmin为雷达的最近作用距离,c为光速;
所述处理周期时间间隔为步进频脉冲综合脉冲时间T3和单脉冲测角时间T2之和,且满足:
T3+T2≤CPImax
其中,脉冲重复间隔的上限CPImax=λ/(2ωminL),L为目标方位维尺寸,ωmin为等效旋转角速度且ωmin=v/r,其中v为雷达与目标之间的相对速度,r为目标与雷达之间的距离。
所述距离分段起始点的具体设置方法如下:
第一个距离分段起始点即为雷达的最近作用距离Rmin,第二个距离分段起始点为第一个距离分段的最大作用距离,第三个距离分段起始点为第二个距离分段的最大作用距离,以此类推,直到计算出的RMAX(i+1)≥RMAX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88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