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水葫芦制备的保水型氨基酸生物有机肥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8612.2 | 申请日: | 2012-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4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桂腾飞;徐胜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学院;桂腾飞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C05F17/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马汝兰 |
地址: | 650214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葫芦 制备 保水型 氨基酸 生物 有机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科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水葫芦制备的保水型氨基酸生物有机肥。
背景技术
水葫芦极易生产繁殖,其根系能吸收水体大量的重金属,是湖泊治污的首选种植植物,但水葫芦生长时会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影响水底生物的生长,容易造成水质恶化,对此,很多地方采取的措施是将水葫芦进行打捞,然而,对打捞上来的水葫芦处理成了又一难题。如何根据水葫芦的生物特性及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将其开发利用,变废为宝,成了业内人士非常关心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所述缺陷,根据水葫芦的生物特性,制备出一种保水且富含氨基酸的适合山地种植的肥料,充分利用丰富的水葫芦资源,将其变废为宝。
为了解决以上所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用水葫芦制备的保水型氨基酸生物有机肥,包括由水葫芦添加有益菌制备成的有机物料,再将所述有机物料、腐植酸含量不低于20%的褐煤、常用有机物料和农用稀土分别按50~65%、10~25%、15~30%、0.5~2%的重量份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厌氧发酵制备而得,具体方法及步骤如下:
a、制备有机物料 将鲜新的水葫芦粉碎,长度不超过3㎝,添加其重量的0.5%有益菌,混合均匀,密封堆沤发酵10~15天,得水葫芦有机物料,密封堆放备用;
b、将所述有机物料、腐植酸含量不低于20%的褐煤、常用有机物料和农用稀土分别按50~65%、10~25%、15~30%、0.5~2%的重量份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堆放厌氧发酵24小时后,翻堆,再供氧发酵7~10天,翻堆3-5次,分筛,物料腐熟达85%以上,水分降到30%以下,检验合格,包装为成品。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步骤b,所述常用有机物料为烟沫、菌包、植物秸秆、菜籽饼、芝麻壳、万寿菊花渣或鸡粪;使用时,将所述常用有机物料粉碎不低于60目。
近些年来,干旱成为许多地方面临的问题,连年干旱、缺水使种植业严重缩水,云南连续三年干旱,有的山区已是颗粒无收,保水型肥料的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了肥料企业研究工作的重点。保水是本发明的一个重要突出点。水葫芦具有以下生物特性:1、像海绵一样有较强的吸水性;2、含有较高的有机质,达50%以上;3、植物蛋白含量高达20%以上。本发明充分利用水葫芦的物理吸水作用,在肥料生产上将其作为天然保水剂使用;通过微生物分解或堆沤将水葫芦本身所含植物蛋白分解、转化成速效氮、磷、钾,供作物直接吸收;同时,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要作出调整,添加腐植酸、有机质和农用稀土,进一步增加肥料养分及蓄水性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使用了以上所述配方及工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所述肥料主要原料为水葫芦,原材料丰富易得,成本低廉;肥料营养丰富;肥料制作工艺简单,易实现;将水葫芦变废为宝,制备成经济环保型生物肥料,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用水葫芦制备的保水型氨基酸生物有机肥,包括由水葫芦添加有益菌制备成的有机物料,再将所述有机物料、腐植酸含量不低于20%的褐煤、常用有机物料和农用稀土分别按50~65%、10~25%、15~30%、0.5~2%的重量份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厌氧发酵制备而得,具体方法及步骤如下:
a、制备有机物料 将鲜新的水葫芦粉碎,长度不超过3㎝,添加其重量的0.5%有益菌,混合均匀,密封堆沤发酵10~15天,得水葫芦有机物料,密封堆放备用;
b、将所述有机物料、腐植酸含量不低于20%的褐煤、常用有机物料和农用稀土分别按50~65%、10~25%、15~30%、0.5~2%的重量份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堆放厌氧发酵24小时后,翻堆,再供氧发酵7~10天,翻堆3-5次,分筛,物料腐熟达85%以上,水分降到30%以下,检验合格,包装为成品。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步骤b,所述常用有机物料为烟沫、菌包、植物秸秆、菜籽饼、芝麻壳、万寿菊花渣或鸡粪,使用时,将所述常用有机物料粉碎不低于6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学院;桂腾飞,未经昆明学院;桂腾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86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过氧化氢蒸汽灭菌装置
- 下一篇:数据集中的经定向的广告的自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