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α-羟基环己基甲酸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8228.2 | 申请日: | 2012-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5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曾余瑶;李宝强;蒋晓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工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62/04 | 分类号: | C07C62/04;C07C51/367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李友福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羟基 环己基 甲酸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由环己基甲酸制备相应的一种α-羟基环己基甲酸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α-羟基环己基甲酸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雷纳施伯特(Rainer Schobert)等合成了系列3,5-二取代季酮酸化合物,抗菌、抗病毒以及抗肿瘤医药活性(Eur. J. Org. Chem. 2001, 1951-1958;Eur. J. Org. Chem. 2003, 3637-3647);另外α-羟基环己基甲酸也是新型杀螨剂螺螨酯的重要中间体。螺螨酯是一种非内吸性杀螨剂,它的杀螨机制完全不同于现有的各种杀螨剂,故与其它现有杀螨剂不存在交互抗性问题,并具有杀螨谱广,卵幼兼杀,持效期长,毒性低,耐雨水冲刷,无互抗性等优点。可用于柑桔、葡萄等果树和茄子、辣椒、番茄等茄科作物的多种抗性螨害治理。作为高效低毒农药,螺螨酯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这也预示着α-羟基环己基甲酸将有广泛的市场空间。
以往合成α-羟基环己基甲酸的工艺路线主要是以环己酮为基本原料,然后与氰化钠加成,再进行酸性催化或者碱性催化水解合成目标产品。该路线工艺简单、操作条件也较为温和、产品质量和收率也都能满足产业化要求,是一条比较成熟的工艺路线;但是该合成路线的第一步使用了氰化钠,而且是在酸性环境下与环己酮进行加成反应,容易生成剧毒的氢氰酸,这对反应设备、工人防护以及废酸处理工序要求极为苛刻,稍有不慎就会引起重大安全事故。由于α-羟基环己基甲酸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而原来合成工艺的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有必要发展新工艺、新方法对它进行改进。本发明基于α-羟基环己基甲酸这种需求的背景下提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工艺安全,反应条件温和的α-羟基环己基甲酸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α-羟基环己基甲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两个步骤:
步骤一:环己基甲酸在催化剂作用下与卤素单质进行α-H取代反应,反应压力在0.05-0.15MPa,反应温度40-120℃,生成α-卤代环己基甲酸;
步骤二:α-卤代环己基甲酸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水解,再酸中和,反应温度范围为20-100℃,得到α-羟基环己基甲酸,
该制备方法采取的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其中卤素X是指氯、溴或碘,催化剂Cat.指三氯化磷、五氯化磷或氯化亚砜中的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制备方法:(1)避免了使用剧毒的氰化钠,使操作环境更加安全;(2)反应条件温和,基本在常压与热水或低压蒸汽加热下就能完成反应,工业化容易;(3)采用的基本原料价格便宜、来源容易,在生产成本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内容,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在带搅拌、滴加以及尾气吸收装置的5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53g(0.414mol)环己基甲酸以及1ml氯化亚砜,升温到80-85℃开始滴加70g(0.437mol)液溴,保持回流,滴加时间为2h;滴加完毕后继续保温16h,然后升温到115℃保温2h,体系微红色,停止加热,并冷却到室温。
向上述体系滴加20%氢氧化钠溶液200g(1mol),体系温度上升到85-90℃,保温1h,冷却至室温,用20%盐酸调节体系PH=2-3,然后用200ml甲苯萃取2次,浓缩、结晶后得产品36g。以环己基甲酸计算收率为 70%。
实施例二
在带搅拌、滴加以及尾气吸收装置的250ml四口烧瓶中加入38g(0.3mol)环己基甲酸以及0.9ml三氯化磷,升温到70-75℃开始滴加53g(0.33mol)液溴,保持回流,滴加时间为2h;滴加完毕后继续保温8h,体系微红色,停止加热,并冷却到室温。
向上述体系滴加20%氢氧化钠溶液120g(0.6mol),体系温度上升到60-70℃,保温1h,冷却至室温,用20%硫酸调节体系PH=2-3,然后用150ml甲苯萃取2次,浓缩、结晶后得产品31g。以环己基甲酸计算收率为 72%。
实施例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工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温州市工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82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