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7914.8 | 申请日: | 2012-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1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杨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01P7/16 | 分类号: | F01P7/16;F01P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发动机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是汽车最重要的部件,汽车发动机在工作时自身温度会升高,在高温情况下,汽车发动机的工作性能就会下降,很不利于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当然,在低温情况下汽车发动机的工作性能也会下降。现在大多数汽车对于此问题是采用汽车节温器来解决的,采用汽车节温器来调节汽车发动机冷却水的循环路线,使汽车发动机尽快达到并保持在正常工作温度。但是由于汽车节温器的工作环境较差且工作温度较高,因此,汽车节温器的故障率较高,而且当汽车节温器出现故障时,通常会导致汽车发动机水温偏高甚至开锅,以致汽车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甚至熄火。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根据汽车发动机的实际温度对汽车发动实现自动冷却,且能够有效减少故障发生概率的汽车发动机冷却装置。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装置,包括发动机控制单元、水温传感器、水泵以及为整套装置供电的电源设备,其中,所述水泵的皮带轮与发动机曲轴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相连接,所述水温传感器设置在发动机的冷却水中,并与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相连接,还包括设置在水泵皮带轮上的电磁离合器,所述电磁离合器与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与发动机控制单元相连接的电动冷却风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包括微处理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源设备为蓄电池。
本发明所述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装置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能够根据汽车发动机的实际温度对汽车发动机实现自动冷却,且结构简单,实现方便,能够有效减少故障的发生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装置,包括发动机控制单元、水温传感器、水泵以及为整套装置供电的电源设备,其中,所述水泵的皮带轮与发动机曲轴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相连接,所述水温传感器设置在发动机的冷却水中,并与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相连接,还包括设置在水泵皮带轮上的电磁离合器,所述电磁离合器与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相连接。其中,发动机控制单元根据水温传感器检测到的冷却水温度信号控制电磁离合器的吸合与分开,实现水泵皮带轮的空转状态或工作状态,进而完成对发动机的冷却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与发动机控制单元相连接的电动冷却风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包括微处理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源设备为蓄电池。
本发明设计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装置能够根据汽车发动机的实际温度对汽车发动机实现自动冷却,且结构简单,实现方便,能够有效减少故障的发生概率。
本发明设计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装置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启动汽车发动机,汽车发动机进行工作,并接通本装置的电源设备,此时,汽车发动机的曲轴皮带轮通过皮带带动水泵的皮带轮转动,此时,由于汽车发动机刚进入工作,自身温度不高,水温传感器检测到冷却水的温度,并将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发送给发动机控制单元,由于此时的冷却水温度不高,则发动机控制单元控制电磁离合器分开,则水泵的皮带轮空转,即水泵不工作;当水温传感器检测到的冷却水温度比较高时,此时发动机控制单元控制电磁离合器吸合,则水泵进入工作,使冷却水在冷却系统内循环,实现对发动机的冷却操作;当发动机温度更高时,发动机控制单元会向与其连接的电动冷却风扇发送启动指令,使其运转,实现对发动机的进一步散热,而且发动机控制单元能够根据冷却水的温度调节电动冷却风扇的转速,即发动机工作温度越高,电动冷却风扇转速越快。这样,就能够尽可能的保证发动机温度保持在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内。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79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