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小弯曲半径U形管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7641.7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2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吴凡;徐永兴;贺少锋;刘君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08 | 分类号: | B21D7/08;B21D7/1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薛琦;杨东明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弯曲 半径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弯管制造方法,特别是一种超小弯曲半径U形管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工业的发展,各种设备的形状结构日趋复杂,尤其是换热技术领域,盘管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但是,出于节省空间便于设计的目的,盘管的体积应尽可能得小,这就给设计者带来难题。
举例而言,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发电系统是将煤气化技术和高效的联合循环相结合的先进动力系统,在该系统中,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其中气化室往往用到渣冷却段盘管和缩口段盘管,这些盘管为密排结构,管子规格φ38×8,节距仅40mm,即两相邻水平盘管间的理论间隙仅为2mm,而这些组成圆柱面或圆锥面的盘管沿周向分成2~4组独立的循环回路,在这些回路中的弯管通过180°的弯头相互连接。这些180°弯管如采用锻件弯头,管子对接焊工作无法实施,为此只能采用有一定长度直段的挤压弯头,但如此超小弯曲半径(R≤0.52D)的挤压弯头在制造时往往步骤繁琐,质量有瑕疵。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简便易行的超小弯曲半径U形管制造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超小弯曲半径U形管制造方法复杂,成本高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超小弯曲半径U形管制造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超小弯曲半径U形管制造方法,其特点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使用弯管机将弯头进行预弯,使弯管直径D和弯头的弯曲半径R满足D<R<2D;
步骤S2,将挤压模、后模和整形模安装在挤压机上,对挤压机进行调试并空载运行数次;
步骤S3,在一预设温度下加热预弯后的弯头,使弯头的内外侧均处于红热状态;
步骤S4,在弯头处于红热的状态下对其进行挤压和整形。
较佳地,所述步骤S1中的预弯采用冷弯法。
较佳地,在步骤S1中,预弯后的弯头外侧的最小壁厚比产品成形后的最小壁厚大0.2mm以上。
较佳地,在步骤S3中,采用中频感应加热器加热所述预弯后的弯头,加热后用红外线测温仪测量弯管温度。
较佳地,步骤S4中产品整形完毕后自然冷却或空气冷却至室温。
本发明中,上述优选条件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施例。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工艺简单,成本低,整形后弯管弯头壁厚整齐,内部应力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下弯管预弯后的形状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下预弯后的弯管进一步挤压成形后的形状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下的挤压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挤压模和整形模均已安装在挤压机上。
图4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下的后模和挤压模的相对尺寸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将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在说明书附图中,具有类似结构或功能的元件或装置将用相同的元件符号表示。附图只是为了便于说明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并不是要对本发明进行穷尽性的说明,也不是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制。
本发明以Φ38×8的管子为例具体介绍U形管制造方法,一般来说,弯头的直段控制在200~400mm,以便于技术人员进行加热操作。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使用弯管机将弯头进行预弯,如图1所示,使弯管110直径D和弯头的弯曲半径R满足D<R<2D。在一个实施例中,预弯可以采用普通冷弯法。预弯后的弯头外侧的最小壁厚比产品成形后的最小壁厚大0.2mm以上,以确保挤压后减薄量达到标准要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最小壁厚将根据各种适用标准的不同而定。弯制后的预弯头质量除了能够达到标准要求外,还应保证弯头内侧无波浪痕迹。
步骤20,如图3所示,将整形模210、挤压模220和后模(图未示出)安装在挤压机200上,并在挤压弯头前调整挤压模220左、右夹紧模间的开档尺寸,整形模210上、下压模中心线对准,后模230与挤压模220相对尺寸位置如图4所示,工作时后模230紧贴左右挤压模220做相对滑动。对挤压机进行调试并空载运行数次,调整完毕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76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