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救生舱用单向自动泄压阀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7558.X | 申请日: | 2012-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3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戴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凯力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06 | 分类号: | F16K17/06;F16K17/12;F16K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14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救生 单向 自动 泄压阀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井下救生舱单向自动泄压管路,特别涉及救生舱用单向自动泄压阀结构。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救生舱作为煤矿安全紧急救援装备,灾难发生时可以为无法及时撤离矿井的矿工提供一个密闭的生存空间。其中,救生舱内部生存环境对于保证矿工生命的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内部单向自动泄压管路可使舱内的气体压力维持在正常状态。目前缺少结构合理、密封性良好、安全性优良的泄压管路用泄压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救生舱用单向自动泄压阀结构,本发明解决了煤矿井下救生舱缺少结构合理、密封性良好、安全性优良的泄压管路用泄压阀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救生舱用单向自动泄压阀结构,包括阀体(2)、铝制阀芯(3)、弹簧(4)和内部调节螺钉(5);
阀体(2)内有腔体,腔体外壁有供气流进、出的进气口(1)和出气口(8);
阀体(2)腔体内设置有铝制阀芯(3),铝制阀芯(3)端部的周边顶在进气口(1)内侧的台阶上;
阀体(2)上端的阀盖的孔中设置有内部调节螺钉(5),内部调节螺钉(5)下方设置有将铝制阀芯(3)顶紧的弹簧(4)。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救生舱用单向自动泄压阀结构,还具有如下特点:还包括硅橡胶密封圈(6),硅橡胶密封圈(6)设置于阀体(2)上端与阀盖之间。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救生舱用单向自动泄压阀结构,还具有如下特点:还包括外部密封螺钉(7),外部密封螺钉(7)位于内部调节螺钉(5)上方,外部密封螺钉(7)与阀盖的孔螺旋连接。
所述救生舱用单向自动泄压阀的开启是通过救生舱内部气体压力克服阀芯自重与弹簧的压力来实现的,因此开启压力具有可调节性,即可通过内部调节螺钉来调节弹簧的初始压缩量,进一步调节弹簧的初始压力,从而使开启压力满足单向自动泄压管路的设计需要。
所述救生舱用单向自动泄压阀设有硅橡胶密封圈和外部密封螺钉来实现阀体良好的密封性能,从而实现良好的泄压功能。
所述救生舱用单向自动泄压阀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实现了救生舱内部自动向外泄压的良好工作性能,为救生舱的正常运行提供了保证。
当救生舱内气体压力高于预设压力后,舱内气体克服阀芯的自重与弹簧的压缩作用,推动阀芯向上运动,连通出气口,实现泄压功能。通过调节内部调节螺钉来调节弹簧的压缩量,可使泄压阀的开启压力满足单向泄压管路的设计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进气口(1)、阀体(2)、铝制阀芯(3)、弹簧(4)、内部调节螺钉(5)、硅橡胶密封圈(6)、外部密封螺钉(7)、出气口(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最佳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救生舱用单向自动泄压阀结构,包括阀体(2)、铝制阀芯(3)、弹簧(4)和内部调节螺钉(5),阀体(2)下端有进气口(1),阀体(2)侧面有出气口(8);阀体(2)上端阀盖的孔内螺旋安装有内部调节螺钉(5);铝制阀芯(3)设置于阀体(2)内部,铝制阀芯(3)下端周边顶在进气口(1)内侧的台阶上,铝制阀芯(3)上端杆体设置于阀盖的孔中,弹簧(4)设置于铝制阀芯(3)和内部调节螺钉(5)之间。泄压阀的开启压力是通过内部调节螺钉(5)调节弹簧(4)的压缩量来实现的。
本发明还包括硅橡胶密封圈(6),硅橡胶密封圈(6)设置于阀体(2)上端与阀盖之间。本发明还包括外部密封螺钉(7),外部密封螺钉(7)位于内部调节螺钉(5)上方,外部密封螺钉(7)与阀盖的孔螺旋连接。硅橡胶密封圈(6)和外部密封螺钉(7)使整体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凯力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凯力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75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排烟换气管道预制件
- 下一篇:新型齿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