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源线尾插的内架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7525.5 | 申请日: | 2012-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3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张信仪;张利荣;陈文钦;王孝龙;史广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硕精密电工(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9/22 | 分类号: | H01R9/22;H01R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源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源线尾插的内架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源线尾插的类型有很多,其中传统的电源线“品”字尾插的内架机构为由三个U型端子、内架上盖和内架下盖组成。将上述的U型端子铆压好线材后,按照顺序放入内架下盖,再手动盖上内架上盖,然后送入下一工序进行成型外膜加工。该加工方式因零件的繁琐装配,需要大量人工手动安装,生产效率低,无法实现自动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源线尾插的内架结构,装配简单快速,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源线尾插的内架结构,包括:端子支架、三个U型端子和一绝缘外壳,所述端子支架包括三个U型插孔和两个长型弯插孔,所述三个U型插孔排布呈“品”字结构,所述两个长型弯插孔分别设置在所述三个U型插孔的其中两个U型插孔之间,所述绝缘外壳内设置有两个插片,所述绝缘外壳的两个插片穿插与端子支架的两个长型弯插孔内,所述三个U型端子穿插与端子支架的三个U型插孔内。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三个U型端子的尾部设置有线缆。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为使端子支架在装配中结构功能达到最优化设计,减少生产工艺和零件本体的材料成本,所述端子支架、三个U型插孔和两个长型弯插孔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为使绝缘外壳能够与端子支架配合连接,并减少装配空间,缩小零件尺寸,所述绝缘外壳和两个插片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两个插片分别间隔与所述三个U型端子中其中两个U型端子之间,增加两个U型端子之间的爬电距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电源线尾插的内架结构能够实现自动化组装生产,三个U型端子尾部设置的线缆也可用自动铆线机一次性铆三个U型端子,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减少了人工长期疲劳操作造成的产品不良现象,从而提高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源线尾插的内架结构中端子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电源线尾插的内架结构中端子支架和U型端子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电源线尾插的内架结构中绝缘外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电源线尾插的内架结构的组装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电源线尾插的内架结构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电源线尾插的内架结构的外膜成型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端子支架;2、U型端子;3、绝缘外壳;4;线缆;10、U型插孔;11、长型弯插孔;30、插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发明实施例包括:一种电源线尾插的内架结构,包括端子支架1、三个U型端子2和一绝缘外壳3,端子支架1包括三个U型插孔10和两个长型弯插孔11,三个U型插孔10排布呈“品”字结构,两个长型弯插孔11分别设置在所述三个U型插孔10的其中两个U型插孔之间,绝缘外壳3内设置有两个插片30,绝缘外壳3的两个插片30穿插与端子支架1的两个长型弯插孔11内,三个U型端子2穿插与端子支架1的三个U型插孔10内。
进一步说,所述三个U型端子2的尾部设置有线缆4,将线缆4的三股线采用自动铆线机一次性铆接到三个U型端子2上,生产效率极高;端子支架1、三个U型插孔10和两个长型弯插孔11为一体成型结构,采用塑胶一次成型工艺,使端子支架结构达到最优化设计,减少生产工艺和零件本体的材料成本,同样绝缘外壳3和两个插片30也为一体成型结构,采用塑胶一次成型工艺,使绝缘外壳能够与端子支架配合连接紧密,减少装配空间,使电源线尾插的内架结构的整体尺寸趋向微型化。另外两个插片30分别间隔与三个U型端子2中其中两个U型端子之间,增加两个U型端子之间的爬电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硕精密电工(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鸿硕精密电工(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75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润滑型轮胎模铸造石膏粉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光伏接线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