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7033.6 | 申请日: | 201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3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庄德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5/00;F21V9/10;H01L33/58;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信***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发光二极管模块,尤其指同时具有高出光角度与高均匀度的发光二极管模块。
背景技术
直至现今,无论白天或黑夜都必须透过照明设备让周遭环境处于明亮的状态,尤其是夜晚照明设备更是不可或缺,由于人类必须依赖光才能看见周遭的环境,为此大量的使用照明设备是无法避免的。然而,全球近年来因为能源供应压力逐渐提升,节约能源已是各国多年来所极力提倡的目标,其是因电能为人类破坏大自然及地球暖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较于传统灯泡,发光二极管具有绝对的优势,例如体积小、寿命长、低电压/电流驱动、不易破裂、不含水银、发光效率佳以及省电等特性,因此发光二极管在日常生活中与产业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各种室内照明装置、显示屏幕的背光模块、汽车煞车灯、户外信息广告牌或交通号志等,然而,在于发光二极管运用为照明光源的角色上受到很大的期待,已经有明显的进步,也因此促使相关的节能灯具陆续的诞生,渐渐取代以往的照明设备。
一般而言,习用发光二极管结构,主要是设有一具凹槽的基座,该凹槽内结合有一发光芯片,该发光芯片再透过一链接导线与另一支架连结,最后再藉由封胶,将基座、发光芯片、链接线及另一支架结合为一体,完成发光二极管的制作。然,目前家户里最常用的白炽灯泡,是利用灯丝的热效应而发光,其光线发射方向是全向的。而现有传统的发光二极管于接通电源时,发光芯片被结合于基座的凹杯中,该芯片周缘及底面所发射的光均被凹杯阻挡、反射,故该发光芯片仅发出正向光,发出约120度范围的光线,而于该发光二极管的侧边或后方无法看到其所发出的光,因此造成光线发射方向局限性的问题。因此,在家户的照明中,要使用具有耗电低、发热少的发光二极管来取代传统的灯丝,势必要解决发光二极管光线发射方向(出光角度)局限性的问题。
如,中华民国专利公告号M398108号,其是包含一电连接部、一散热壳体、一电路板、复数个发光二极管及一透光罩体。该散热壳体是设置于该电连接部的一侧,包括一基壁及一围绕壁。该基壁具有一弧形曲面,该弧形曲面由该基壁的周缘朝该基壁的中心朝远离该电连接部的方向突伸,该围绕壁由该基壁的周缘向外延伸。虽然该等发光二极管沿该弧形曲面所排列设置,而可增大照明范围与提升照明均匀度,但此种结构增加光线发射方向的角度有限,期必须依赖该弧形曲面的设置,增加制造上的困难度,再者,此种做法必须于该弧形曲面环设多颗发光二极管,如此又增加了制造的成本与增加能源的消耗。
因此,如何突破、解决习知技术此类缺失问题,进而提升其发光的出光角度、均匀性与经济效益,诚为业界或有智之士目前应努力解决、克服的重点项目。
因此,本发明人有鉴于发光二极管模块的问题缺失及其结构上未臻理想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模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模块,其是透过光学构件的折射使发光二极管模块具有高出光角度。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模块,其是透过光学构件的设置使发光二极管模块具有高发光均匀度。
本发明为达到上述目的与功效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包括:一载体、一发光二极管芯片与一光学构件,该发光二极管芯片是设置于该载体的上方;该光学构件是设于该发光二极管芯片的上方,且该光学构件呈球形,该光学构件内包含复数个荧光粉;其中该光学构件的外侧具有复数个环状凸出部。
再者,本发明为达到上述目的与功效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亦包括:一载体、一发光二极管与一光学构件,该发光二极管设置于该载体的上方;该光学构件是罩设于该发光二极管的上方,且该光学构件的下方具有一容置槽,该发光二极管容置于该容置槽;其中,该光学构件的底部设有一凸出部或一凹入曲面,该凸出部或该凹入曲面是位于容置槽内。
此外,本发明为达到上述目的与功效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更包括:一载体、一发光二极管与一光学构件,该发光二极管是设置于该载体的上方;该光学构件是罩设于该发光二极管的上方,该光学构件的上方设有至少一凹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区域剖视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构件与发光二极管芯片剖视图;
图2B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构件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构件与发光二极管芯片剖视图一;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光学构件与发光二极管芯片剖视图二
图5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光学构件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光学构件剖视图;
图7A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光学构件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沛有限公司,未经安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70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