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相法制备近红外荧光HgSe量子点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6333.2 | 申请日: | 2012-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6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覃爱苗;蒋坤朋;蒋丽;廖雷;余卫平;唐鑫;方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89 | 分类号: | C09K11/8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法制 红外 荧光 hgse 量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相法制备水溶性近红外荧光HgSe量子点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可见光区成像很容易受到生物体内源性物质的吸收、散射的影响,严重影响生物成像的质量。近红外光区成像激发光源位于近红外区,组织在近红外区域的散射、吸收和自发荧光背景相对较弱(通常呈此波段为“近红外组织透明窗口”),这就为在近红外区进行深层高分辨率成像提供了条件。HgSe量子点因其特殊的光学特性已经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薄膜晶体管、红外检波器和超声放大器、制备霍尔效应高灵薄膜等领域,但目前制备性能优异的水溶性近红外荧光HgSe量子点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相法制备近红外荧光HgSe量子点的方法。
具体步骤为:
(1)量取25ml去离子水,依次加入0.08~0.15 mmol硒源和0.06~0.08g硼氢化钠,于60~90℃水浴加热至溶液中无气泡产生,冷却至室温,即获得无色溶液;
(2)将0.1~0.2g氯化高汞溶解于80~100ml去离子水中并加入0.05~0.2ml质量分数为90.0%的巯基乙酸溶液作为稳定剂,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10~12,将溶液剧烈搅拌30分钟;
(3)将步骤(1)所得无色溶液加入到步骤(2)所得溶液中,搅拌约1小时,得到HgSe量子点。
所述硒源为可溶性的亚硒酸盐或二氧化硒。
本发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容易控制;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HgSe量子点可作为荧光探针应用在生物及医学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备HgSe量子点荧光图谱。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所制备HgSe量子点荧光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量取25ml去离子水,依次加入0.1mmol (0.0173g)亚硒酸钠和0.0667g硼氢化钠,于70℃水浴加热至溶液中无气泡产生,冷却至室温,即获得无色溶液;
(2)将0.1086g氯化高汞溶解于80ml去离子水中并加入0.1ml质量分数为90.0%的巯基乙酸溶液作为稳定剂,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pH值至11.2,将溶液剧烈搅拌30分钟;
(3)将步骤(1)所得无色溶液加入到步骤(2)所得溶液中,搅拌约1小时,即获得强度较高的近红外荧光HgSe量子点(最大发射峰位于750nm),其荧光发射谱如图1所示。
实施例2:
(1)量取25ml去离子水,依次加入0.1mmol (0.0173g)亚硒酸钠和0.0667g硼氢化钠,于90℃水浴加热至溶液中无气泡产生,冷却至室温,即获得无色溶液;
(2)将0.1086g氯化高汞溶解于100ml去离子水中并加入0.1ml质量分数为90.0 %的巯基乙酸溶液作为稳定剂,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pH值至11.2,将溶液剧烈搅拌30分钟;
(3)将步骤(1)所得无色溶液加入到步骤(2)所得溶液中,搅拌约1小时,即获得强度较高的近红外荧光HgSe量子点(最大发射峰位于760nm),其荧光发射谱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63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