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鲁米诺-苯胺共聚修饰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6075.8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6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屠一锋;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6 | 分类号: | G01N21/7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陆金星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鲁米诺 苯胺 共聚 修饰 电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鲁米诺-苯胺共聚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 以ITO玻璃板作为基础电极,在其导电面上铺设绝缘材料;在ITO玻璃板的一端设置电极区域,另一端设置连接区域;洗净、干燥,得到ITO电极;
(b) 将含有鲁米诺的NaOH溶液和苯胺在搅拌条件下溶于H2SO4中,得到混合液;
(c) 采用循环伏安法,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铂丝电极为辅助电极,步骤(a)中的ITO电极为工作电极,在搅拌条件下,在步骤(b)中的混合液中进行电化学共聚反应;反应结束后,取出ITO电极,洗净、晾干之后,即可得到鲁米诺-苯胺共聚修饰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鲁米诺-苯胺共聚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在ITO玻璃板一端的绝缘材料上开设窗口,形成所述电极区域;所述窗口位于绝缘材料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鲁米诺-苯胺共聚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洗净、干燥步骤为:将ITO基础电极依次在超纯水、丙酮、混合溶液、超纯水中各超声清洗10~20min,然后在室温下N2吹干;所述混合溶液为无水乙醇和1mol/L NaOH溶液的混合液,两者的体积比为1: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鲁米诺-苯胺共聚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的混合液中鲁米诺的摩尔浓度为10-9~10-3mol/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鲁米诺-苯胺共聚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的混合液中鲁米诺与苯胺的摩尔浓度比为1:1~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鲁米诺-苯胺共聚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循环伏安法的扫描电位范围为0~1.0V,扫描速度为20~250mv/s,扫描圈数为5~50圈。
7.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鲁米诺-苯胺共聚修饰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607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感光树脂组合物
- 下一篇:能抑制口蹄疫病毒的shRNA转基因重组质粒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