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灯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6012.2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3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赵仲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格致中学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4/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竺路玲 |
地址: | 2000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的灯泡往往是不可调节亮度的,使用者只能选择开或者关两种工作状态,而在各种环境下人们对于灯光亮度的需求往往也各不一致,统一的灯光亮度并不能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偏振片是可以使天然光变成偏振光的光学元件,偏振片对入射光具有遮蔽和透过的功能,可使纵向光或横向光一种透过,一种遮蔽。人造偏振片有多种,其中一种的制定方法是将具有网状结构的聚乙烯醇高分子化合物薄膜作为片基,把它浸入碘液中,再经过硼酸水溶液还原稳定后,再把它定向拉伸 4-5 倍,使大分子定向排列。即经拉伸后,使高分子材料由网状结构变成线状结构,碘分子则整齐地被吸附在该薄膜上而具有起偏或检偏性能,这种偏振片适用于整个可见光范围。
目前还没有将偏振片技术和灯泡结合在一起的发明,而偏振片技术恰恰可以解决灯泡亮度无法调节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灯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灯技术方案。
一种灯,包括灯本体和灯泡,其中,所述灯泡上设有透明框、第一偏振片玻璃和第二偏振片玻璃,所述第二偏振片玻璃位于所述透明框内,所述第一偏振片玻璃位于所述透明框内并叠在所述第二偏振片玻璃上;
所述第二偏振片玻璃与所述透明框之间设有转动轴,所述第二偏振片玻璃通过转动轴在所述透明框中转动;
所述第一偏振片玻璃和所述第二偏振片玻璃用于调节灯泡亮度。
上述的灯,其中,所述第一偏振片玻璃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偏振片玻璃的宽度。
上述的灯,其中,所述第二偏振片玻璃上设有转动把手,使用者通过所述转动把手转动所述第二偏振片玻璃。
上述的灯,其中,所述第一偏振片玻璃固定在所述透明框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使用双层偏振片玻璃进行亮度调节,解决灯泡无法调节光亮度的问题,同时实现起来相当方便,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为一种灯,包括灯本体1和灯泡2,其中,灯泡上设有透明框3、第一偏振片玻璃4和第二偏振片玻璃5,第二偏振片玻璃位于透明框内,第一偏振片玻璃位于透明框内并叠在第二偏振片玻璃上;第一偏振片玻璃的宽度大于第二偏振片玻璃的宽度。
第二偏振片玻璃与透明框之间设有转动轴6,第二偏振片玻璃上设有转动把手7,使用者转动把手,第二偏振片玻璃随转动轴在透明框中转动;
第一偏振片玻璃和第二偏振片玻璃组合成双层偏振片玻璃,用于调节灯泡亮度。
灯中,第一偏振片玻璃固定在透明框内。
偏振片可以由聚乙烯醇加热后沿一定方向拉伸制成,此种制法可以使聚乙烯醇的空间点阵整齐排列,偏振度适合整个可见光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格致中学,未经上海市格致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60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 下一篇:移动式皮带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