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力过程采用喷射抽气节能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5823.0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75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玉良 |
主分类号: | F01D15/10 | 分类号: | F01D15/10;F01D9/02;F01K17/02;F02C3/32;F02C3/34;F01K23/02;F03B13/00;F02K3/06;F25B41/06;F25B41/00;F25B9/08;H02K44/08;F04F5/22;C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力 过程 采用 喷射 节能 方法 | ||
1.一种热力过程采用喷射抽气节能方法,属于热能与流体动力过程,动力气源通过喷射抽气系统抽吸气流后实现混合流动,其特征是:喷射抽气系统采用了复合喷射抽气方式;所谓复合喷射抽气方式是指喷射抽气系统采用了一级或多级循环喷射抽气方式,或者采用了串联和并联以及循环三种喷射抽气方式中的两种或三种结合的方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力过程采用喷射抽气节能方法,其特征是:由液化空气或液氧与液态燃料燃烧而成动力气源,或者工质气体被压缩机压缩升压或者被液化后通过热力升压并蒸发成为动力气源;或者低温动力气源通过有压燃烧室燃烧升温,或者通过喷射抽气系统抽吸燃气或其它热气升温;或者通过电力实现等离子放电或等离子电磁涡流效应加热升温;或者采用换热器加热升温,或者同时采用了两种或多种上述升温方法。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力过程采用喷射抽气节能方法,其特征是:动力气源通过喷射抽气系统至少实现以下用途之一:
(1)用于热力引风或热力鼓风;
(2)为水源热泵或制冷系统提供抽气动力,喷射抽气系统抽取水源容器内的蒸汽与动力气流混合扩压后为用户供热,或者抽出水源容器内蒸汽使水源降温成为冷水为用户提供冷源;
(3)为单效或多效蒸馏系统提供喷射抽气压缩动力;
(4)为气轮机组提供动力气源,末级循环喷射抽气抽取大气或气轮机尾气或前置气轮机排气,或者抽取其它系统来气;
(5)为喷管提供气源成为喷气式发动机系统,末级循环喷射抽气抽取大气或前置涡轮机排气或抽取空气液化系统排气,或者抽取其它系统来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力过程采用喷射抽气节能方法,其特征是:液化的工质气管路或容器采用了防霜加热器,其加热管路或容器由内外管或容器套装组成,内外夹层之间封存有气体,通过控制系统改变封存气体的压力或流速控制其换热系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力过程采用喷射抽气节能方法,用于喷气发动机为移动设备提供动力,其特征是:喷射抽气式喷气发动机的喷管喷射方向布置在移动设备的表面或布置在翼板表面,组成表面喷射空气动力系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热力过程采用喷射抽气节能方法,其特征是:表面喷射空气动力系统增加了控制喷射气流经过喷射表面后的流动方向的导流件组成表面喷射与导流组合系统。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热力过程采用喷射抽气节能方法,其特征是:移动设备由一组或者多组表面喷射与导流件系统提供动力并且通过控制系统对动力气源分布及导流件的控制进而控制移动设备的移动状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力过程采用喷射抽气节能方法,用于容积式气动水泵或其它容积式气动系统,其特征是:喷射抽气系统通过阀门控制为隔膜泵或者其它双容器或多容 器容积式气动系统交替供气,并且交替抽取容器余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热力过程采用喷射抽气节能方法,其特征是:通过喷射抽气式气动水泵或气泵系统压动液态金属或其它磁流体进入磁流体发电机发电。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力过程采用喷射抽气节能方法,其特征是:复合喷射器中的单级喷射采用了以下结构之一,(1)多喷嘴结构;(2)混合与扩压过程采用直管结构取代喉管式缩放结构;(3)旋流式喷射抽气结构,并增加导流叶片;(4)以上三种结构中任意两种或三种结合的结构。
11.一种旋流式喷射抽气器,其特征是:单级喷射器采用了旋流式喷射抽气结构,并增加了导流叶片。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旋流式喷射抽气器,其特征是:采用了多喷嘴结构,或者混合与扩压过程采用了直管结构取代喉管式缩放结构,或者采用了所述的多喷嘴结构与直管结构结合的结构。
13.一种旋流喷射式制冷方法,低温工质气源通过膨胀减压制冷,其特征是:动力系统采用热力喷射抽气方式或者机械方式或者二者结合的方式使低温气源与旋流式气液分离器之间产生压力差,低温气源经喷嘴沿切向射流进入旋流式气液分离器内膨胀雾化,同时形成旋流实现气液分离后冷凝液体留在气液分离器内剩余气体从排气管排出,在排气管内或排气管口安装了引导旋流为直流的导流器或导流叶片,至少实现了以下用途之一:
(1)用于低温气源液化或除湿,采用单级或在动力系统不同压力段多级制冷液化;
(2)用于电力储能,采用电动压缩机为旋流喷射制冷式空气液化系统提供动力,或者采用电力等离子放电或等离子电磁涡流效应加热为喷射抽气系统提供热动力进而为旋流喷射制冷式空气液化系统提供动力,通过生产液化空气实现储能;
(3)用于开式制冷或热泵循环,空气做为低温气源通过喷嘴进入旋流喷射式制冷系统产生液化空气,由液化空气受热蒸发升压成为喷射抽气系统的初始动力气源,由液化空气蒸发换热器为外界提供冷源由喷射抽气器出口排气为外界提供热源;
(4)用于闭式制冷或热泵循环,喷射抽气系统的排出的气体工质一部分做为低温气源进入旋流喷射式制冷系统,另一部分进入压缩机被压缩后进入冷凝换热器,将旋流式制冷系统与冷凝换热器产生的液化工质进入蒸发换热器,液化工质受热蒸发升压成为喷射抽气系统的动力气源,由蒸发换热器为外界提供冷源由冷凝换热器为外界提供热源;
(5)用于海水淡化或其它液体净化,采用旋流喷射式制冷与旋流分离器结合方式实现液体蒸发冷凝式净化,动力气源先进入旋流分离器产生旋流,增加原液喷淋系统向旋流分离器内喷入原液进入旋流,从旋流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混合气流通过喷嘴进入旋流喷射制冷系统,使混合气流中原液蒸汽冷凝分离收集为净化液;
(6)用于烟气净化,烟气进入旋流喷射制冷系统经过适度制冷实现烟气除湿、除尘以及使气态氧化物以冷凝液化或固化方式实现脱硫、脱硝或收集二氧化碳,采用单级系统混合处理或采用多级系统分别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玉良,未经张玉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582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虫草奶制品的配制
- 下一篇:一种松子鸡肉鱼肉复合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