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注射用水的多级蒸馏管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5685.6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8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廖成斌;邹学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牧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06 | 分类号: | B01D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注射 多级 蒸馏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用水的蒸馏领域,具体是用于注射用水的多级蒸馏管结构。
背景技术
注射用水,即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必须要符合细菌内毒素试验要求。为保证注射用水的质量,需要随时监控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的各生产环节。长期以来,生产蒸馏水的技术设备发展过程比较缓慢,传统的一般是采用LS型单效重蒸馏机器,这种装置的耗能指标高,没生产一吨的蒸馏水需消耗蒸汽约1.1吨,折合标准煤150kg以上,消耗冷凝水12吨以上,严重浪费资源,同时,生产出来的蒸馏水质量也不高。我国则有盘管式蒸馏水机,这类机器是由LS塔式重蒸馏水机改进而来的,存在耗能较高,蒸馏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注射用水的多级蒸馏管结构,解决了以往制备注射用水过程中,耗能较高,造成资源浪费,同时蒸馏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用于注射用水的多级蒸馏管结构,包括初级蒸馏管、末级蒸馏管以及设置在初级蒸馏管和末级蒸馏管上方的上冷却管和下冷却管,所述末级蒸馏管与上冷却管连通,上冷却管和下冷却管相互连通,所述初级蒸馏管和末级蒸馏管之间设有蒸馏管群,所述蒸馏管群分别与初级蒸馏管、末级蒸馏管相连通,蒸馏管群包括至少三根蒸馏管,相邻蒸馏管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初级蒸馏管的底部设有进汽管,所述下冷却管上设有出水口。
所述蒸馏管群包括4根蒸馏管,相邻蒸馏管之间通过弯管连通。
所述弯管连接在相邻蒸馏管的上部。
所述末级蒸馏管与上冷却管之间通过连管连通。
所述上冷却管与下冷却管之间通过两根直管连通。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初级蒸馏管、末级蒸馏管及蒸馏管群组成蒸馏系统,实现了纯化水的多级蒸馏,蒸馏过后的水经冷却后从出水口输出,整个结构设计合理,多次蒸馏提高了注射用水的质量,同时,整个装置的耗能相对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初级蒸馏管,2、末级蒸馏管,3、弯管,4、上冷却管,5、下冷却管,6、直管,7、出水管,8、进汽管,9、连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初级蒸馏管1、末级蒸馏管2以及设置在初级蒸馏管1和末级蒸馏管2上方的上冷却管4和下冷却管5,末级蒸馏管2与上冷却管4连通,上冷却管4和下冷却管5相互连通。
本实施例的初级蒸馏管1和末级蒸馏管2之间设有蒸馏管群,蒸馏管群分别与初级蒸馏管1、末级蒸馏管2相连通,蒸馏管群包括至少三根蒸馏管,相邻蒸馏管之间相互连通,初级蒸馏管1的底部设有进汽管8,下冷却管5上设有出水口7。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的蒸馏管群包括4根蒸馏管,相邻蒸馏管之间通过弯管3连通,弯管3连接在相邻蒸馏管的上部。
本实施例的末级蒸馏管2与上冷却管4之间通过连管9连通。
本实施例的上冷却管4与下冷却管5之间通过两根直管6连通。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首先,通过进汽管8将蒸汽导入初级蒸馏管1中,蒸汽在初级蒸馏管1、蒸馏管群及末级蒸馏管2中完成蒸馏后,进入上冷却管4、下冷却管5,最后从出水口7排出。
如上所述,则能很好地实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牧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中牧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56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电缆桥架
- 下一篇:一种普通内开门的中挺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