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尾翼单旋翼水压直升飞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5324.1 | 申请日: | 201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7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应天;贺全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应天;贺全智 |
主分类号: | B64C27/06 | 分类号: | B64C27/06;B64D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40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翼 单旋翼 水压 直升飞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直升飞机,更具体地说,它涉及到水压直升飞机。
背景技术 针对高层建筑消防灭火的世界性难题,人们设计出了各种灭火装备,其中2010年授权的名称为《水压直升飞机》的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1020149811.5)尤其值得关注,其技术方案简单可行,具有很广阔的开发前景,不仅可应用于消防领域,在军事、娱乐等众多领域可大力推广。但该专利所描述的技术方案中沿用了通常单旋翼直升飞机必须具有的起抗扭转作用的尾翼,这就使得该项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动平衡问题很难解决,尤其是随着进水软管的加长变斜,此种单旋翼直升飞机飞行的高度将大大受限。此外,该专利技术中没有明确对旋翼姿态的控制和喷水方向的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完善水压直升飞机的技术,克服动平衡难于解决的问题,使其更易于控制,结构更简单。为此下面提出一种无尾翼单旋翼水压直升飞机,其结构组成如下:
一种无尾翼单旋翼水压直升飞机,由旋翼、涡轮机、进水管、出水管、旋翼控制机构等部分组成,所述的旋翼的主轴、涡轮机旋转中心、进水管三者自上而下位于同一垂线上,这就使得水压直升飞机的主要负荷无论怎样变化始终处于旋翼主轴的垂线上,易于解决输水软管长度变化引来的动平衡问题;所述的进水管直接与一缸体联接,所述的缸体的上端对称布置开口朝下的至少两个出水弯管,缸体的内壁设有纵向壁槽,此种缸体结构设计最大可能的减少了出水反冲力造成的动平衡问题和解决了平衡旋翼扭转力矩的难题,去掉了尾翼;所述的涡轮为环状结构,其由内外两个圈层及这两圈层中所夹的周向布置的一系列叶片组成,其叶片位于缸体出水口下方,其外圈通过联接装置与旋翼主轴装设在一起,缸体出水口喷出的高压水冲击叶片进而推动涡轮机并带动旋翼旋转;所述的控制机构主要由电子遥控装置和调整旋翼倾斜角度的斜盘控制装置组成,其斜盘的下盘状态由遥控装置控制的电磁伸缩装置的伸缩实现;所述的出水管与一位于涡轮下方的装设在缸体周围的集水盘联接。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涡轮外圈与主轴的联接装置为行星齿轮加速器,涡轮外圈 与行星齿轮加速器的外齿圈联接,旋翼主轴与太阳轮联接,缸体与行星轮架联接。这就使得水的压力和动力更为高效地转变为旋翼的转动能力,使转速易于达到起飞的要求。
此外,上述的集水盘与缸体外壁间通过轴承联接,集水盘的内缘侧布设有一系列螺线槽,缸体与集水盘装接的部位的外壁开设小孔并在其中固装一电磁阀,所述的出水管与集水盘的联接为可转动联接装置,出水管与集水盘根部还有一电磁伸缩装置。这样,通过遥控控制缸体中的电磁阀,缸体中一小部分水流能够推动螺线槽运动进而带动集水盘以及出水管可围绕缸体作360度旋转,通过控制电磁伸缩装置来使出水管在垂直面内作至少90度的旋转,如此,不需要转动整个机体就可实现对出水方向的控制。
本发明的主要用途为:1、通过消防水带同消防车相接,可以对高层建筑、石油化工、森林等类的火灾扑灭提供高效便捷的方式;2、通过水带和小型舰只的高压水泵相接,可为海军陆战山地登陆提供简便装备;3、通过水带和城市花园中的水泵相接,可以为城市创造情趣和成为水上娱乐设施。4、如小型制作,和注射筒相接,可以成为儿童游戏益智的玩;5、和消防车相接,也可用作起重吊装工具。
附图说明 附图1单旋翼水压直升飞机的主要组成结构示意图
附图2 内外两圈层夹叶片的涡轮结构示意图
附图3 上下层夹螺线槽的涡轮结构示意图
附图4 螺线槽示意图
附图5 集水盘和出水管的联接示意图
附图6 缸体内壁壁槽结构示意图
浮图7 带螺线槽的集水盘示意图
附图8 行星轮加速器示意图
附图9 遥控电路示意图
其中1旋翼 2缸体 3涡轮 4行星轮加速器 5集水盘
6出水管 7电磁伸缩装置 8叶片 9螺线槽
10电磁阀 11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制造和使用:
首先分别说明各主要部件的制造
实例1:采用内外两圈层夹叶片的涡轮结构,如附图1与附图2
旋翼1采用铝合金制造,三叶,一叶长度不小于1米。
缸体2 其几何结构:主体为圆筒,直径与消防水带匹配,上端为两个对称布 置的出水弯头,弯头与缸体相接的一端口径大,向下喷水的端口口径小。由于缸体是整个飞机承载体,应用高强度材料制作。缸体内壁设有利用水压抵抗旋翼扭矩的壁槽,结构如附图6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应天;贺全智,未经王应天;贺全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53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