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催化还原水中溴酸根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5111.9 | 申请日: | 201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8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孙武珠;李琦;高世安;尚建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3/89 | 分类号: | B01J23/89;B01J35/08;C02F1/70;C02F1/58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许宗富;周秀梅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 还原 水中 溴酸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结构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活性、高分散性、容易分离的催化还原水中溴酸根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饮用水水源污染加剧和水质标准的提高,人们对饮用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饮用水消毒作为水质控制的重要环节,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使用最广泛的饮水用消毒方法―加入氯化物消毒的方法的弊端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投氯消毒会产生三卤甲烷等其他卤化副产物,具有致突变性及致癌性,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寻找优良的消毒剂是有关研究人员的共同目标。相比较而言,臭氧工艺消毒不会产生致癌的氯化有机物,为受污染原水的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提供了有效途径。但是臭氧消毒也带来了消毒副产物的问题,最值得关注的一个副产物就是溴酸根离子。若水源中含有溴离子,则经臭氧氧化后会产生溴酸盐。
溴酸盐是一种高毒性物质,诸多针对包括溴酸盐在内的消毒副产物的研究调查证明了溴酸盐问题的危害性与严重性。对小白鼠进行实验,每天服用量为0.38~2毫克/千克(即体重1千克服用0.38~2毫克)时,持续进行700天,约有10%的小白鼠会产生癌变。这可能是由于溴酸盐生成的氧自由基导致脂质过氧化作用和破坏DNA造成的。成年人一次服用14克溴酸钠时,在30分钟内会出现呕吐,腹部疼痛,腹泻和尿闭,在12小时内会产生耳聋症状。相关研究证明:当人终生饮用溴酸盐含量为5微克/升的水时,其致癌率为万分之一;饮用溴酸盐含量为0.5微克/升的水时,其致癌率为是十万分之一。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溴酸盐定为2B级(较高致癌可能性)潜在致癌物,并且对饮用水中溴酸盐的最高允许浓度做了限定(10微克/升)。其他国家和地区如:美国环保局和欧盟等也纷纷在其饮用水水质标准中对溴酸盐的最高允许浓度做了限定。同样,我国也对溴酸盐的含量做了限定,允许饮用水中溴酸盐的最高浓度为10微克/升。
目前,除去水中溴酸根离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去除水中的溴酸盐的前驱物(如:溴离子),但由于溴离子的特殊性,针对水溶液中的溴离子没有很有效的去除方法,所以除去水中溴离子并不实用。
2、在臭氧消毒的过程中控制溴酸盐的形成。具体方法如下:
a、降低温度会减少溴酸盐的生成,但是消毒效果也会相应变差。
b、溴酸盐的含量随pH值升高而增加,因此降低pH值能有效减少溴酸盐的生成。有研究表明:每降低一个单位pH值,平均可减少50%~60%的溴酸盐的含量。虽然降低pH值是控制溴酸盐生成量的有效方法,但是对于含有碳酸盐的碱性水质往往需要投加大量的酸液,会对水质造成影响,在经济上也不可行。
c、原水中的氨或少量投加氨,可抑制溴酸根的生成。在pH值较低的水中氨能改变臭氧分子和羟基的反应途径,会与溴生成相对稳定的溴胺,从而减少了溴酸盐的生成。然而,投加氨会对水体造成污染,且会使臭氧的分解速度加快,使消毒效果变差。
d、投加硫酸亚铁等还原剂,虽然这种方法可以很好的将溴酸盐的含量降至很低,但是同时也会对水质造成污染,所以也不宜采用。
3、在溴酸盐形成后除去溴酸盐。
虽然可以通过水处理工艺的优化等途径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溴酸盐生成量,但是各种控制技术都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而且要完全避免溴酸盐的生成是不现实的,所以人们研究的重点是将生成的溴酸盐的去除,所使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活性炭吸附还原法、亚铁离子还原法、零价铁粉还原法、离子交换法、生物降解、絮凝沉淀-过滤法、催化还原法等。
其中,催化还原作为一种新型的水处理方法,已经被广泛用于水质净化的研究,包括催化还原水中硝酸根离子,卤带化合物等。催化还原的优点是不会产生废水,也不向水中投加化学物质,还原剂还能够重复利用,是一种比较有前途的水处理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催化还原水中溴酸根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可以很好的催化还原水中的溴酸根,水中的其他离子(除碳酸氢根以外)对此催化剂催化还原溴酸根的效率影响不大。此种催化剂可以通过外加磁场的方法回收再利用,重复使用次数可达十次以上,且催化效率没有明显的降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催化还原水中溴酸根的催化剂,该催化剂由四氧化三铁纳米球和负载于其表面的钯纳米颗粒共同构成,催化剂中钯纳米颗粒的重量含量为0.1~1%。
所述四氧化三铁纳米球为单分散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球,其粒径为300~500nm。
所述钯纳米颗粒的粒径为3~1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51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