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施蒂费尔流形的干扰对齐预编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5035.1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0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晨;尹华锐;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06 | 分类号: | H04L1/06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汪祥虬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费尔 流形 干扰 对齐 预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的多天线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施蒂费尔流形的干扰对齐预编码的方法。
背景技术
干扰对齐是最近兴起的一种多天线传输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因而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据《国际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信息论汇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Vol.54,No.8,2008,Page(s):3425-3441)介绍,干扰对齐技术的核心在于将来自于不同数据流的干扰信号在一个方向上对齐,以减少干扰空间的维度,并且引入了自由度(Degree ofFreedom,DoF)的概念。目前利用预编码来实现干扰对齐作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已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据《国际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2008年全球通信年会》(IEEE Global 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Nov.30-Dec.4,2008,Page(s):1-6)介绍,干扰对齐的预编码方法可以利用信道的互易性,通过减少信号子空间内的干扰强度,在前向和反向通信链路反复迭代得到。但是由于该方法依赖于信道互易性,使其适用范围仅局限在时分双工通信系统而不能应用于频分双工通信系统;同时前向和反向通信链路的反复迭代,需要发射机和接收机同时参与并要求严格的同步和反馈,这样会消耗大量的通信系统资源;特别是由于该方法采用的是传统的优化方法,不可避免地存在收敛速度慢、复杂度高以及系统容量低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发射机单边优化的基于施蒂费尔(Stiefel)流形的干扰对齐预编码方法,以克服传统方法依赖信道的互易性而带来前向和反向通信链路反复迭代的巨大系统开销的缺陷,达到收敛速度快、复杂度低且系统容量高、对于时分双工和频率双工通信系统都能适用的目的。
本发明基于施蒂费尔流形的干扰对齐预编码方法,先将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发射天线数为M、接收天线数为N的K个用户在干扰信道下的接收信号表示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50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