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蒸气储存和通风阀组件及使用该组件的蒸气排放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4791.2 | 申请日: | 2006-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7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V·K·米尔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顿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5/08 | 分类号: | F02M25/08;F02M37/20;F02M3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马江立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气 储存 通风 组件 使用 排放 系统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6年3月15日、发明名称为“蒸气储存和通风阀组件及使用该组件的蒸气排放系统”的专利申请No.200610057472.6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与小型发动机燃料箱结合使用的一体式蒸气储存和通风阀组件以及使用该组件的蒸气排放系统。
背景技术
本说明书、附图和权利要求涉及用于小于大约25马力(18.6kW)并广泛应用于手扶拖拉机、乘式割草机和便携式发电机组以及其它类似器具的类型的小型发动机的燃料系统。在这些应用中为了紧凑和减重广泛使用风冷发动机,并且在某些应用中发动机装有整流罩。在上述和其它类似应用中采用的发动机通常具有靠近发动机的燃料箱,并且为了简单起见,设置成燃料在重力作用下从燃料箱流到发动机化油器;但是,在某些应用中采用了燃料泵。
在上面提到的小型发动机中,燃料箱通常形成有设置在从该燃料箱延伸的接管或加注管上的用户可拆卸的盖或封闭件;并且通常通过从便携式容器用手倾倒完成加注燃料,而且经常需要使用用户提供的漏斗。这些发动机中的加注口盖通常设有用于在发动机运转期间抽取燃料时允许补偿空气进入燃料箱的通风通道。
最近要求对这种小型发动机禁止燃料蒸气排放到大气中,因此不允许采用这种开放式燃料箱通风。必须密封整个燃料系统以防止在发动机关闭期间燃料蒸气逸出到大气中;并且,还要求储存燃料系统中捕集的燃料蒸气并在发动机运转时将其排入发动机进气口。因此,需要给此前没有这种要求的小型发动机添加燃料蒸气排放系统。这对于空间有限的紧凑或装有整流罩的风冷发动机而言尤其容易产生问题。
考虑到小型发动机的非常大的批量生产以及用于这种发动机的较小的燃料箱的简单性和通用性,要求为这种小型发动机提供简单、易于安装和低成本的蒸气排放控制系统,并且这种系统不需要重新设计或重组发动机燃料箱。此外,考虑到那些尤其发动机装有整流罩的应用中的空间限制,还要求以不显著增加燃料箱和发动机体积的方式为小型发动机提供燃料蒸气排放控制系统。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附图和权利要求说明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在一共用壳体内提供一体式蒸气储存装置和蒸气通风阀/翻转阀,该共用壳体可设置在小型发动机燃料箱内并在发动机运转期间从外部连接大气进气口和到发动机化油器的蒸气清污流。该一体地形成的装置具有炭罐形式的蒸气储存装置,该蒸气储存装置可充填有吸附剂,并围绕可包括压力安全阀和真空安全阀的蒸气通风阀/翻转阀的浮子室。这样形成的装置结构紧凑并且方便地构造成使得在燃料箱成形期间易于安装在小型发动机燃料箱中。
附图说明
图1是在小型发动机燃料箱系统中采用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实施例的一体式蒸气储存和蒸气通风阀/翻转阀组件的侧视图;
图3是图2的组件的截面图;
图4是图2的组件的分解图;以及
图5是另一实施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小型发动机燃料系统总体标为10并且包括总体标为12的燃料箱,该燃料箱可通过采用任意公知的手段例如超声波焊接或热板焊接绕凸缘14接合上半壳11和下半壳13而形成。燃料箱12具有穿过其上壁设置并通过用户可拆卸的盖或封闭件18密封的加注管或接管16,所述盖或密封件18可螺纹接合在接管16上。燃料箱具有穿过其下壁设置并经由管道22连接到发动机化油器24的重力式燃料供给管20。
一体式蒸气通风阀/倾翻或翻转阀和蒸气储存炭罐组件总体标为26,并且可在上下半壳绕凸缘14接合之前将该组件连接到上壳11的内侧或者通过由虚线轮廓表示并用附图标记28表示的适当的支承结构支承。
组件26具有经由软管30连接到出口接头32的蒸气清污出口42,出口接头32穿过燃料箱壁延伸并经由管道34连接到发动机化油器24的进气口。组件26还设置有清污大气接头36,该接头36经由软管38连接到穿过燃料箱12的壁设置的接头40并且如下文所述在清污期间允许大气进入组件26。
参照图2,示出组件26在其周边沿径向形成的空隙或空心部44内具有清污出口接头42。图2中还示出组件26的软管38连接到其上的大气通风接头3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顿公司,未经伊顿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47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